返回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官(第2/3页)  秣马南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的念头给堵住了,有些进退两难。所以脸色渐渐的又难看起来。

    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郑清之立刻跑出来说道:“圣上,石大人的意思是杀肯定要杀但是要有区别的杀。”接着又对着石斌笑道:“对吧,石大人?”

    石斌当然知道郑清之这是在帮自己解围,立刻给了郑清之一个感激的微笑,并立刻接过话茬道:“圣上,郑大人说得不错。臣的意思是有区别的杀,不是全部株连三族,也不是全部只杀一人。”

    这么一个折中的办法让理宗的气稍稍顺了点,面前又有四个重臣,为显得圣明理宗自然‘不以为意’的问道:“石大人此话具体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既不全部株连三族,也不全部只杀一人?石大人如何判断是灭三族还是杀一人?”

    理宗的问题是石斌从没想过的,但在皇帝面前石斌深知不能信口雌黄,他自问又没有急智,只好打起了擦边球,“圣上,臣见识不足只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与三位大人前来就是想请圣上帮我们立这规矩的。”

    一个皮球踢回了理宗那,石斌暗道‘好险’同时又自恋起来。

    理宗如今虽然已经昏聩但还不是智障明白石斌这是在回避问题,但他的态度理宗已经很明白所以开口道:“石爱卿和其余三位爱卿的意思都是不主张株连?”

    赵葵这老滑头听了理宗的话后第一个答道,“陛下误会了,我们是不主张过多的株连,之前奏折上写的只是一个初步意见,一切还需要陛下乾纲独断。”

    在一旁的石斌第一次感觉到了和皇帝说话的麻烦,不过说了几句话而已,虽然没有汗流浃背但已经感觉很疲劳了。

    “哦?要我乾纲独断?”理宗笑道。

    “是的。”郑清之、吴潜二人立刻附和,石斌虽然反应慢了点也附和了。

    看着眼前四人,理宗这‘圣明’的皇帝很高兴的笑道:“朕可不能乾纲独断,自问还比不上唐宗宋祖。不过朕感觉京官不搞株连,地方官搞株连或许比较合适。”

    理宗的态度石斌不理解,在他看来京官最接近权力中枢是最要严厉整治的,最应该株连。地方官并无多少权势,属于干一任就要离职的最不该株连。不过他却忘了自己就是手握重兵的地方官,理宗要威慑的就是他这一类。

    正要开口打算纠正理宗的看法时,袖口却被郑清之轻轻的扯了扯,示意他不要做声。

    被这么干扰石斌并不高兴,但郑清之却不再理他,这让石斌更加困惑,只能自己想着郑清之为何如此行为。

    静下心来之后才发现四人之中郑清之三个全是京官就他石斌一个是地方官员,他们三个虽有实权却不直接控制军队也就他石斌一个手握十余万重兵。若是他还出头为地方官说话理宗肯定会怀疑他有二心,想图谋不轨。

    想到此处石斌给了郑清之一个感激的眼神,这的确算是救了他,让他心中产生了一丝暖意,感觉官场还不那么冰冷无情。

    似乎明白石斌所想,郑清之开口对理宗说道:“陛下,臣有一言,请陛下垂耳。”

    “爱卿请说。”

    “陛下,有些地方官为国尽力不少并非真心投靠元人,虽有二心却不必累及家人,陛下是不是可以考虑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要株连三族?我大宋与元人正在交战,将地方官杀多了,弄得人人自危恐怕并不好。”

    听完了郑清之的话后理宗立刻看了看石斌,算是明白了所指,于是说道:“郑爱卿言之有理,若是立有功勋只要不是执迷不悟那朕就不斩尽杀绝,只斩杀本人。”

    明白理宗的话是说给自己听,安自己的心,不过石斌听后仍旧感觉舒服许多。虽然不是圣旨却也是口谕,算是理宗的一种承诺了。

    把这些规矩商量好了之后便开始收网,将临安府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