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枪械(二)(第2/3页)  秣马南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处下手。

    目前这突火枪的射击精度和射速,他还是有点遗憾。虽然不能生产合格的子弹导致射速还是很慢,但是射程的增加就大大提高了这突火枪的威慑力。但是若能制造出线膛枪又让他看见了希望。

    回府的路上石斌悠闲的散着步,看着略带点乌云的天空,他都不觉得那是将要下雨的预兆,而是元兵就要泪流满面的前奏。而那雨前的狂风则让他感觉这是他帅兵席卷草原灭亡元朝的鼓励。想到这种武器一旦被完整的制造出来那就是对敌人一面倒的屠杀,他都感觉自己成民族英雄了。

    王三跟在一旁自然也非常高兴,不过是没想到石斌会如此的愉快。知道王三的疑惑,石斌却不能说,他无法解释自己如何知道这武器,只能默默的向他点头来忽悠,让他自己去猜“答案”。

    回府后满脑子里都是“拉膛线”三个字。可他却只知道用个钻头去划钢管,其他一无所知,只好又将谢强兵和那两个匠人叫了过去询问。

    石斌也只能模糊的告诉他,就是在枪管内划出一条条的线。并且同时将前装枪改为后装枪,让子弹从枪管后端装进去。

    谢强兵虽然不知道石斌这说的膛线是个什么意思,但是一听可能提高枪支射程和精准度,立刻就来了精神,表示一定研究出最好的膛线制造法。

    为了让谢强兵理解更清楚,他这个半桶水的枪械爱好者将他认为可行的几种拉膛线的办法全部详细的说一遍。

    看到谢强兵仍旧是一头雾水的样子,他只好一再的解说,最后甚至干脆用毛笔画了个粗糙的图形让谢强兵带回了营地。

    虽然知道谢强兵肯定没有完全理解,但是相信他在枪管内拉出几条线的能力还是有的。至于是哪种形式,就连石斌自己也是稀里糊涂。

    没多久谢强兵便拉出了一把内径有五条直膛线的突火枪。看到这么快就有了一件样品,石斌非常高兴谢强兵的尽心尽力。

    不过他也是既是高兴又有点担心,这么快出来的东西恐怕实用性能不会很高。但是只要在一个方面能有进步就能让人非常满足了,毕竟真正的制式枪支得到十九世纪晚期才出现。

    冷静的来到了操场,谢强兵满脸喜色的拉着石斌说:“大哥,你说的的确对,小弟真是佩服,佩服啊!”

    知道这新式突火枪的性能肯定有一定的提升,这只会给谢强兵他们不小的鼓励,对他来说却不算什么。为了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石斌仍旧“好奇”的问道:“强兵贤弟,有多大的进步,能让你这个经验丰富的火器专家都如此兴奋?”

    这突火枪原本最大射击距离不过两百五十米,有效攻击距离不过一百米,而且没有多少精准度。但这加上了直线膛的突火枪,最大射击距离居然到了将近五百米,有效距离也到了近三百米,且精准度大大提高。

    听到这个结果石斌也是非常高兴,毕竟这个结果远在他意料之外。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谢强兵会如此高兴,毕竟性能翻倍可是会让人欣喜若狂的。

    有了这种进步自然就激起了人的探索精神,石斌看到直膛线能增加射程和精准度,那弯曲的那种膛线呢?于是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谢强兵,并将那几个参加研究的匠人召集过来,每人奖赏了十两纹银。

    这次谢强兵却一反常态示意石斌多奖励几人,将那些匠人的助手也都奖励二两银子。石斌知道这是为了增加研究进程,快速提高军队火器攻击能力,他当然听从了谢强兵的建议。

    也许是连续的成功让石斌让他对进一步提高枪支性能产生了过高的期待,结果接下来两个月研究却没有丝毫进展陷入瓶颈,让他有点失望了。

    原来这弯曲的膛线怎么都拉不好,不是拉歪了就是拉得深浅不一,还不如直膛线那么简单实用。

    有一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