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三章 粮草不足(第2/3页)  秣马南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援。

    “诸位贤弟谁能帮为兄出谋划策,不求持续供给粮草,至少让咱们渡过这此难关,保证咱们这五千之众一两个月内粮草无忧?”石斌询问道。

    “大哥,那帮商人不是要给我们交镖师费吗?咱们干脆就让他们交粮算了,何必再转成那金银财宝?别弄得大家都麻烦!”赵刚不耐烦的说道。

    “赵哥,那是商人,就是多那黄白之物,粮草反而不多,恐怕不好办啊。”易俊接话道。

    李超听后却笑了起来:“二位这么一说我却知道怎么办了,当年我们没了粮米就是去城镇抢掠,而那些走水路的商人我们不全收钱财,一般还要收粮米当买路钱。”

    还能专门要粮食?这让除了刘霄之外的人全都很意外。

    仔细一想,也有道理,水运比陆运运输的货物总量大很多,只要记得每次额外带一些粮食就好,也能来个“和谐相处”。

    那帮商人无非就是在这河流湖泊上游荡,而这些地方都是粮米高产之地,何不就请他们帮我们购买粮米?至于那镖师费就照赵哥所说,用粮米代替,那帮商人鬼得很不会吃亏的。”

    听到李超这办法,众人皆点头称赞说此法的确可行,而且还是个好办法。只是如今粮食紧张普通商户肯定不能做粮商,所以估计也支撑不了多久。

    刘霄则说:“那土匪的保护费干脆也弄成粮食算了。”

    易俊又说:“那帮匪徒也是不事生产的家伙,且只呆在一个山头哪里会有什么多余的粮食?”这话易俊却说对了,众人沉默了下来。

    王三想了想笑道:“大哥,干脆给那帮土匪一个信息,如果不交粮就涨保护费,交了粮就打八折。估计也能解决点,毕竟他们就是跟着咱们一起抢粮。”

    但是石斌却仍然不是很高兴,说道:“几位贤弟的办法固然不错,却也只能解燃眉之急。需要我们能自给自足,不靠他人,购来的粮米能囤积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才是上策。”

    想着这些,石斌脑子冒出了个名字——袁农平如果能培育出杂交水稻那就好了,因为如今这一亩地的收获不过才两石(一石一97千克),前世那一亩地可以收大概四石五的粮食。

    虽然有这想法但却没办法,又不是学农业的连怎么配种都不知道,只能望田兴叹。于是他便发出悬赏:无论谁能提供高产作物赏银五百两。

    石斌很想能在田地里种到些土豆或红薯,可那是明朝的事情了,难道又穿过去?不由苦笑,再乱想估计就得进精神病院了。

    “大哥,我还有个办法。”刘霄说道。

    “贤弟有办法就快点说,我们得尽快为咱们的军队弄到粮草。”石斌一副急不可耐的模样说。

    “咱们可以多种萝卜和藕。萝卜容易成活,产量也高。那些种植大米的薄田产量肯定不高,但若是在这些荒地里种植萝卜,就能生产更多粮食;藕类虽然不很扛饿但是更容易成活。在水中成活不占田地,荆湖南路到处都有河流和池塘,所以可以种植大量的藕类非常容易。”

    这估计是目前最合适自给自足的办法,石斌说道:“众位贤弟这个意见非常好。我认为过了这几个月,如果抽出一部分训练的时间让士卒去种田如何?”

    “好!”话音刚落,赵刚便叫了起来,“大哥真是厉害,反正士卒除了练武器操作c阵型和体能也就没别的了,把那体能训练直接就改成种田不就好了?”

    王三虽然有点嘲笑赵刚的一惊一乍,却非常赞同他的说法:“大哥,赵哥的话很正确。别看农民在田里就那么弯弯腰c插插田,其实非常累。真真累的不是动,而是反反复复的只做一个动作,这也算是一种强力训练。”

    见大家都这么赞同,石斌便下令改交各处缴纳金银为缴纳粮食c体能训练为种植粮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