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六章 “肺痨”(第2/3页)  秣马南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能在行军作战的时候首先想的就是哪里有水。

    若是那样那还做什么战,干脆回家种田。

    事情已经万分紧急,再不找到解决的办法估计就真的只能撤退,虽说斩获颇丰,却也是迫不得已的退却,并不光彩。

    于是石斌下了一道军令: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若有提出有效办法解决此难题者,赏银两百两。

    可过了半天仍旧没有半点动静,王三和贾玲知道此时已是分秒必争,就和其他几个弟兄一起努力,只希望能尽快想出解决之道。

    突然营中发生一阵小骚乱打断了几人的思绪,烦躁不堪的石斌正满肚子火没处发,却有这么个不开眼的来点炸药包,王三也只能替他祈祷了。

    怒气冲冲的走到嘈杂的人群旁,石斌大声喝道:“怎么回事?如此紧急时刻还不知不可有任何骚动,以免泄露我军行藏吗?”

    见统领走了过来,一个小校模样的士卒走了出来施礼道:“卑职刚刚就是在处置一个泄露行藏的家伙,可他不服处置才闹出这么大动静。”

    本就为如何稳定军心而烦躁不安,居然又蹦出来了可能让自己已经泄露行藏的士卒,这让石斌更是火冒三丈,二话不说直接命令就地处决。

    当大刀就要将那士卒的六斤半从身上砍下来时,那人大声嚎道:“我能治肺痨!”

    刚刚都为那即将上路的同袍感到遗憾,这个死法实在是有点不值。闻言之后众人又立刻来了精神,知道那家伙多半能留条命了。

    “说!若是再道不实之言,两罪并罚,定将你大卸八块!”石斌面若寒铁的说道。

    那士兵如蒙大赦,仍旧提心吊胆,唯恐行差踏错,跪在地上轻声说道:“大人,您对那‘肺痨’的说法是对的。那只是上火而已。”

    见那士卒也如此肯定那是上火,想必的确也知道些有用的东西,便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属下出营并非故意暴露行藏,而是出林去了附近的村民家看了看,想知道他们是如何防止这种情况,结果让属下发现了些有趣的东西。”

    村民家?有趣的东西?的确,那些都是常年生活在北边的人,的确应该会有应对上火的办法。

    估计是人在局中,思绪混乱,居然忘了可以去民家请教。

    “起来说话,如果的确有用就不处决,改打三十军棍。”石斌面色柔和许多,但还是一脸严肃。

    知道自己肯定死不了,那士兵也轻松许多。站起身来定了定神,冷静的说道:“大人,属下在那些村民家发现他们都喜欢放盆清水在家中,而且都喜欢带头巾,一些高门大户的门卫嘴里似乎还在嚼什么东西。”

    一听这些,石斌恍然大悟,清水是用来增加屋里湿气;那头巾则让他想起了常年生活在干燥地区的阿拉伯人,他们就是用头巾当做口罩用来保护鼻子和口腔;那门卫咀嚼的不就是茶叶吗?

    深深的吸了口气,仿佛从巨大的压力中又重新站了起来,开始和蔼的看着那个违反军令的士卒:“你的办法不错,不过功是功过是过,现在行军就记下这顿处罚,不过功是功过是过,本官不搞功过相抵。待回到潭州,你自去领三十军棍,再来我这领那两百两银子的赏钱。”

    那小卒本以为留得一条性命便是菩萨保佑,是石斌仁厚大德,却没想到他还言而有信真给两百纹银的赏钱,这可让那小卒下定决心跟着石斌打拼了。

    离开之前,石斌又问了那小卒家住何处,并表示如果他有不测家属仍可得此赏赐。

    这次是所有随行士卒都归心,决定跟随石斌了。

    待此事办完后,石斌回头细细一想,的确是他思维固化,只想着要这一小撮人猫在这山林之中想办法,却忘了外面就有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