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六章 苛捐杂税(求收藏)(第2/3页)  秣马南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也没能力,而且再也无法产生什么好奇,只有不住的呕吐倾向。

    正当要哄哄这娇生惯养的大小姐时,传来一成噪声。弄半天又是一个少爷在砸着一个摆摊推车。如今的石斌就是来看这些自然不能去帮人家了。

    在他的记忆里黑社会总是有的,但是也还是有好的官员来管这些事情,不过初到此地不熟其中的道道自然不能唐突行事,以免好心做坏事。

    看着那老板趴在地上惨叫,他便迫不及待的问起一旁围观的人群。不久他便明白这种小事还的确不能包官,报了官是得不偿失。

    因为似这等弱势群体打赢了官司要交‘既胜喜欢钱’,一旦打输了则要交更重的‘两讼不胜罚钱’。故而在这当口拳头大就是道理,拳头小就只能挨揍,否则受的惩罚比挨揍更重。

    此时的石斌想起了‘晕死’这个词,诉讼挨打可以理解,居然两头都要出钱。

    感叹一番后,坐到街边又发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所有被官府衙役盯上的人立刻离开当时所在的店铺,转身离去。这又成了一场电影,当然是黑色幽默了。

    不过让他看见的是几个卖茶叶和丝绸的店铺,仔细一想石斌也算理解了。茶叶和丝绸可是高档产品,有丰厚的利润,那衙役在追那些逃税的家伙也是应该。

    贾玲再也受不了这残羹剩饭,但又不想离开这种体验,又和石斌商量了个方案:石斌和王三多做点事情换两个还算干净的黑面窝窝头。能让这大小姐也感受感受平民百姓的非人生活,这当然是最合适的办法。

    如此一来在那饭馆里的一点缺盐少油的残羹冷饭就远远不够了,三个人还得再去买点粗盐来吃。

    走到了一个粮油店门口却见一个衙役却跑了过来,还等他反应过来,那衙役便已经将手伸出来示意要交钱。这可让石斌感到十分意外,不过仍旧以为这是那衙役的失误,立刻解释道:“这位衙役大哥,我不过就买几两粗盐而已,不是什么大买卖,应该不要交税吧。”

    “谁说不要?是买卖就要交这‘经总制钱’(交易税),你想搞特殊吗?那就别买。”他蛮横的说道。

    石斌仍旧不时很明白,便请那衙役解释一道,多了听了两句方才明白。是1000文钱就要收56文,而这还只是官府发布的公告,真正的收取数额则要看那帮具体执行者的。比如石斌的‘啰嗦’让这交易税达到100文。

    石斌当然按规矩交了钱,有了这一遭石斌对百姓的疾苦算是有了点最直观的认识。柴米油盐之类是生活的必须品,其他可以躲着不买逃过去,但是这些即使逃过了几次,但大多数情况必会被逮住。如此雁过拔毛又有哪个百姓能过好日子?

    还没感叹完,一个腿脚不方便老人走到米店那准备买米,那衙役立刻笑着跑了过去,表示愿意帮助,谁知那老人却扑腾一下跪了下来。这一幕深深的和刚刚自己所经历的让他热泪盈眶。

    到了此时的石斌和王三已经面若寒霜,就连贾玲这大小姐也是义愤填膺起来。还愤怒的喊着要贾似道帮忙改掉这些苛捐杂税,看那模样,贾似道似乎是她的父亲而非一个陌生的老人。看着这个善良而天真的女人,石斌两兄弟总算在满腔痛苦中还找到了一丝快乐。

    还没高兴完街尽头的县丞就摆开架势收起了‘耗米’。

    原本以为看着县丞在收这些苛捐杂税的时候多少会有些愧疚,那些被收的百姓会有些愤慨,却没想到反倒是这些跟石斌几人坐在一起的几个难民有种轻松的愉快。这么个荒谬无稽的景象让石斌太意外,为了完整的了解这一切只能耐着性子看下去,也就贾玲像看黑色幽默的电影,除了愤怒还带着些微笑。

    这‘耗米’两字首先就让他想起了损耗和动不动就是几十万石的军粮。从县丞那了解到今年耗米是每户一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