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6章一触即发(第2/3页)  天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否则,都是过眼云烟啊”程千里慨然长叹,“我们此举是破釜沉舟,不成功则成仁,不能有半点闪失啊!”

    “请父亲放心!”程火尔从程千里这里得到了答复,兴冲冲地转身离去,就按照程千里的嘱咐,留在家里等待李倓再次登门。

    陈府。

    陈希烈在正堂之上来回逡巡踱步,坐立不安。中京城的局势风雨欲来,一触即发,一场大乱迫在眉睫,作为当朝首辅大臣,他心里的焦灼可想而知。

    御史大夫长子陈安侍立在侧,默然不语。

    陈希烈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凝视着陈安,沉声道,“通儿还没有消息传过来?”

    陈安摇了摇头。陈通在西征大军中,又在皇帝身边,具体情形应该是掌握的。但陈通到现在也没有给家里传回信息来,而陈家派过去联络陈通的人也是踪迹全无。

    “程家那边有什么动静?”陈希烈又问。

    陈安轻叹一声,“父亲,李倓最近暗访李唐故旧,今日又去了程千里府上。毫无疑问,李家有复国的意图了。”

    陈希烈眉梢一挑,冷笑道,“痴人说梦!”

    “李唐故旧遍天下,只是因为陛下龙威压制了下去。如今陛下不测李倓登高一呼,恐怕”陈安担心地轻轻道,“父亲,要不然联络郭子仪,让郭子仪速速进京?只要郭子仪率军回返,风波自平!”

    “李唐故旧啊”陈希烈感慨了一声,中华王朝新建,李唐故旧自然不少,这不仅是皇族的问题,还有很多对李唐朝廷抱有幻想的士子臣民。皇帝在他们自无念想,可这位英明神武的皇帝驾崩,这就让这些人的心思活了。

    铤而走险之下,拥立李唐复辟也不是不可能的。

    “哪有那么容易。李唐故旧不过是乌合之众,无兵无权,难成大事。对了,颜真卿此刻何在?”陈希烈咬了咬牙。

    “回父亲的话,颜真卿以操练兵马的名义调集京畿兵马,护卫京城。同时,派兵加强潼关方向的防守,目的恐怕是防备范阳的张同。”

    陈希烈默然。

    良久才叹息道,“陛下这诸多臣子当中,恐怕要属颜真卿忠诚不二。京畿重地,颜真卿掌控文武大权,手下十万大军,若是颜真卿不动,这京城终归还是乱不起来,伤不到根本!而且,老夫担心”

    陈希烈的眸子里闪烁着某种奇异的光芒,“陛下突然驾崩,战死沙场,这事儿无论怎么看都透着诡异。若是有假,郭子仪不立即辟谣便是死罪;可若是没有假,大胜之下让皇帝崩于战事,岂不是咄咄怪事?”

    “父亲的意思是”陈安迟疑着问道。

    陈希烈摇了摇头,“风波将起,传令我陈家上下,闭门不出,任何人不许在外招惹是非。为父在府中养病,朝中若有动静,安儿,你要记住,我陈家深受皇恩浩荡,不得有任何不臣之心!纵然陛下不在,尚有皇太后、皇后和皇子在!你记住为父的话。”

    陈安点了点头,“儿子记下了。”

    “这朝中之人,半数都靠不住。他们或许会跟随李倓和程千里闹腾,或许会跟随杨国忠起事,但唯有一点,只要颜真卿不动,他们都是瞎折腾。”

    “此外,范阳的张同此人是不是靠得住,为父现在也拿不准。”陈希烈眸光闪烁,猛然挥了挥手,“你去颜真卿那里走一趟,告诉颜真卿,就说若是张同有不轨异动,自有人收拾他,让他集中精力安定京城即可。”

    与宫外的纷乱格局相比,宫里的情况却是无比的平静。

    生产后的苏扈冬和李腾空,还有皇帝在吐蕃纳的妃子卓玛,都刚回到宫里,如今皇帝身边的女人中,除了花奴儿和万春之外,都为皇帝诞下了子女。当然,宫里还有几个皇帝没有宠幸过的妃子,比如仆固怀恩的女儿,大将军张同的女儿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