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缠脚的起源,此为其中一种说法,当然,还有很多其它说法,大都起源于神话传说。
另有一说,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娶涂山氏女为后,生子启,而涂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
“下面一个说法,胡跃敏听了估计会喜欢。”,“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她痛恨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小刀,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瓣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连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
“死啦?!”,胡跃敏打断了余竞群的激情讲演。
“死了。”,听到如是说,胡跃敏一声叹息,可惜了。
“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无论女子如何美丽,裹足女子一律不选。”,“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又说是为了不入宫,便纷纷裹起脚来,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这个传说比较可信。)
“下面一种说法,估计胡跃敏也很喜欢,这就是来自大名鼎鼎的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南唐后主李煜。”
“这个我知道,写虞美人的那个被俘虏的皇帝嘛。”,“这个我喜欢!”胡跃敏抢答道。
“你看,我说什么来着。”,余竞群哈哈大笑(余竟群从来不哈哈大笑好嘛!情景设定失败!),“相传南唐李后主的嫔妃窅娘,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命窅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弯曲作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此说没有典故,何况南唐后主喜欢之人非她,不足为信,有待商榷。不过,场景描述绘声绘色,情况属实,亦未可知。)
“佳人绝色,三寸金莲,立于烛台之上,翩然起舞,烛光摇曳,霓裳飘忽,此等风景,今生若能经历一二,死而无憾矣!”,莫志远一副悠然神往的熊样。
“别卖弄你的骚情了,好好听讲!”,撒后余呵斥。
“你说的这些都无凭无据,不足为信,据现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五代以前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专门做菩萨蛮一词,咏叹缠足。”,“只有先出现缠足,才会有赞扬的诗词出现,从这点看,宋代出现缠足习俗是真实可信的,你那说的都不对。”,李钢打断了余竞群的侃侃而谈。
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专门做菩萨蛮一词,咏叹缠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这可称之为中国诗词史上专咏缠足的第一首词。
应该看到,缠足诗的写作是以缠足习俗的出现为依存条件的,这说明,宋代确已出现缠足习俗,到南宋时,妇女缠足已比较多见,甚至南宋末年时,“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但在南宋时代,妇女缠足还并不普及,缠足者主要限于上层社会,在社会观念上缠足尚未达到人人接受的地步。(从此段文字看出,李钢驳斥余竟群的论述是有一定道理的,值得深思。)
缠足的风俗是由北方传到南方的,大约是在宋室南迁之时。
宋代的缠足与后世的三寸金莲有所区别,据史籍记载,宋代的缠足是把脚裹得“纤直”,但不弓弯,当时称为“快上马”,所用鞋子被称为“错到底”,其鞋底尖锐,由二色合成,这种缠足鞋的实物已在考古中有所发现,从考古发现的实物推测,穿这种鞋所缠裹出来的小脚要比后来的大。
“真的啊?李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