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8章 神奇的张宇!(第1/2页)  大夏十三太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咚咚咚咚咚咚!

    呜呜呜呜呜呜呜!急促的鼓点儿与悠扬的号角声同时响起!

    丹城府守军闻声之后,犹如条件反射一般,连忙抄起兵器与夏弩向垛口奔去!

    丹城府百姓见得此情此景无不为之动容!

    乔装打扮隐匿于人群中的锦衣卫借机出言鼓动百姓上城协助大夏将士守城,百姓最受不得激,在锦衣卫的激将法与软硬兼施之下,百姓纷纷向城上走去。

    张宇见状连忙命人将正在登城的百姓拦下,他深知百姓此举是出于好意,可他担心百姓的好心最终却会坏了事。

    张宇可以肯定,未经训练的百姓连敌军的第一波攻击都顶不住,而被敌军击溃的百姓,极有可能会在溃退之时冲散己方守军的防御阵形,所以说让百姓前来助自己守城是非常不靠谱的事情,张宇冒不起这个险!

    历史上的确有百姓协助军队守城的成功案例,但那些案例却并不适用于现如今的大夏。

    因为历史上那些所谓的成功案例,大多是这么一种情况:每逢攻坚战的紧要关头之时,百姓会被官军强行赶上城墙助其守城,官军大多会给百姓两种选择,不从者立刻死,从者则可以守城为国而死!

    百姓在登城之后,他们惊奇的发现自己的前面的敌军,可当他们回头向身后看去时,他们却看到了这样的一幕,那些将自己赶上城墙守城的官军正在对自己大呼小叫,相比起敌军来说他们才更像是自己的敌人,百姓看到的是由本国官军所组成的督战队,这支督战队是专门负责屠戮那些临阵脱逃的本国百姓的。

    影视画本里的剧情大都会将故事描述的非常理想化,他们只会写某位伟人与百姓同心协力驱逐鞑虏,最终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但他们绝不会写死在这位伟人手中的本国百姓恐怕还要数倍于敌军,原因可能是有碍观瞻?呵呵,或许还有很多个不可描述的理由,这里咱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总之一句话,历史很丰满,可现实却很骨干,其实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也的确没必要去探究那些血淋淋的事实,看一乐就挺好!

    言归正传!

    令百姓登城这件事情并不适用于现如今的大夏,因为大夏一直秉承的是爱民重民的国策,大夏对本国百姓的重视程度几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起码其余诸国是比不了的,而在这样的国策之下,就注定了官军做不出将矛头指向本国百姓的事情。

    张宇宁愿放弃丹城府,他也不愿让百姓登城,因为他背不起屠戮百姓的大锅,若他真的那么做了的话,届时被夷三族都是轻的,搞不好愤怒的李孝诚会直接给自己来个诛九族,届时张宇连哭都找不着地方,所以说,张宇冒不起这个险。

    二十余名守军奉命将百姓向城下赶去,这时一名青壮却突破了守军的封锁,快速上前几步,冲张宇躬身行礼道:“张将军,还请借一步说话!”

    这一幕并没有逃过张宇的双眼,他见眼前之人的身手不似常人,但却又很懂规矩,因为这名青壮很识相的与自己之间保持了一定的安全距离,张宇明白他是在向自己示意说:他并无恶意!

    张宇皱眉试探道:“阁下是友非敌?”

    青壮闻言微微颔首,随后将手腕一番,将一枚用于证明自己锦衣卫身份的腰牌给亮了出来。

    张宇见状则露出了了然之色,随后挥手将其招致近前,道:“有话但说无妨!”

    锦衣卫闻言连忙说道:“属下深知将军所虑之事,但属下于不久前便已接到了援军即至的消息,事急从权,将军理应做出些许的改变,将军只需命百姓向城上搬运弩矢与滚木擂石等守城物资即可!如此既不会将百姓置于险地,亦可为我方将士减轻不小的负担!”

    张宇闻言立刻转忧为喜,随后一脸急切的问道:“援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