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零三章 清廷出兵(三)(第2/3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0迫击炮营,共计有54门60迫击炮,而没有配100毫米迫击炮;一个马克沁机枪连,配9挺马克沁机枪;两个通用机枪连,配36挺通用机枪。

    而团级作战单位则只配备了一个60迫击炮连,配18门60迫击炮;2个通用机枪排,配12挺通用机枪,没有配82迫击炮和马克沁机枪。

    民兵则只能确保一半的军队有武器,因为华东政府是不给民兵配备制式武器,因此民兵用的都是以前从战场上缴获的武器,在根据地的第一次反围剿战斗中,义勇军缴获了1万余支步枪,其中汉阳造88式步枪有6000余发,而且华东政府又拔来了一批,这才装配了一半民兵部队,而另一半民兵就只能用冷兵器了。

    这样的武器配置,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来说其实也不算差,仅仅也就是比北洋新军略差一点,但也没有质的差距,而比其他的清军还是要强得多。

    北洋新军是采用现代军队编制方式,因此也比较重视武器的统一,主要装配的武器是,日式31式步枪或汉阳造88式步枪、马克沁机枪;火炮主要是德国格鲁森75mm野战炮、57mm速射山炮,克虏伯75mm山炮、以及英国威克斯75mm山炮、日本三一式速射炮等。

    北洋六镇只有第一镇配备2个炮兵营,其余5镇均只配一个炮兵营,每个炮兵营配60门各种火炮,口型分75、57两种,类形分野战炮、山炮,总体来看北洋新军数量不少,但缺少大口径火炮,而且山炮较多,野战炮较少。而华东政府由于生产了大量的各种口径迫击炮,因此并没有装备山炮和速射炮,所有火炮均为野战炮。而如果将迫击炮也算进来的话,义勇军的火力其实也并不比北洋新军差。

    另外义勇军在机枪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北洋军虽然装配了马克沁机枪,但数量并不多,当然比起义勇军来还是要多一些的,但义勇军装备了大量的通用机枪,威力虽不及马克沁机枪,但胜在数量多,移动灵活,可以随步军一起运动作战。

    不过北洋新军每镇还配有一个骑兵营,而义勇军还没有成建制的骑车部队,其实也别说义勇军,就是人民军现在也只有一个骑兵旅。因此现在骑兵是人民军的最大短板。

    总体来看双方的装备其实是各有所长,基本不相上下,而清军的总兵力略多一些,但却是进攻的一方,义勇军是在家门口作战,有主场优势,因此谁都没有明显的优势。

    河湖根据地的军事负责人栗文飞认为,总体的作战原则还是和第一次反围剿战一样,采取诱敌深入到根据地境内,在运动中调动敌军,并寻找战机歼灭敌军。虽然双方的整体实力相差并不大,但也没有必要和清军硬碰硬拼,那样就算是获胜了,自身也会有相当大的伤亡,显然是不划算的,这个思路也得到了华东政府赞同。

    而得知清廷准备出兵之后,根据地也正式开始了战前的准备工作,而义勇军的各部队也都擦拳磨掌,准备大干一场,因为人民军出兵辽东参战之后,连战连胜,大败日俄军队,现在攻占了海参崴,这也让义勇军的将士们,由其是穿越的军人都羡慕不已,毕竟人民军、义勇军其实是同一支军队的不同名称而已,而看着当年一起穿越的同伴在辽东战场上建功立业,扬名立万,自己却还守在国内,心里自然不得劲,现在清军要进攻河南,正好拿来练练手。虽然清军不能和日俄军队相比,但也是卿胜于无,而且击败清军之后,根据地肯定会再扩大,也还是有不少立功的机会。

    当然这时河湖根据地还不知道清军的兵力布置和战术安排,因此安排大量侦察人员在根据地的周边活动,侦察清军的动向,并在各条交通要跑地区设置哨点,观察点,以便于监视清军的行踪。

    而战备主要是在后勤和宣传方面。后勤方面主要是筹备物资、并且建立补济点、设立野战医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