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零九章 日本的选择(三)(第2/3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终于让东京又恢复了正常秩序,同时军心士兵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而桂太郎、伊藤博文、山县友朋等人也才松了一口气。

    其实在石冈失守之后,明治天皇就将桂太郎、伊藤博文、山县友朋招入皇宫问讯,并对三人大发雷霆,指责三人有负天皇的信任,将国事搞得一团乱糟。而面对天皇的雷霆震怒,三名日本最具权势的政治家也都只能跪伏于地,向天皇请罪。

    其实明治天皇并没有什么实权,但由于日本**为了将天皇塑造成日本的形像代表,成为日本民众的共同信仰,以加强日本的凝聚力,因此刻意的将天皇进行神格化,结果反面造就了这样一个怪胎,明明没有政治实权,但在日本政局中却有就无上的权威,连掌握了政治实权的人也必须拜伏在他的脚下。

    随后明治天皇才似不经意的称,鉴于现在东京的局势危急,皇室成员是否应撤离东京,暂时避其锋芒,否则万一人民军攻入东京,存皇室成员受辱,将是日本永远的污点。

    桂太郎、伊藤博文、山县友朋都是人精,那还不明白天皇的真实用意,其实就是对目前的战局没有信心,害怕东京被人民军攻破,因此想逃离东京。不过三人也都十分清楚,一但天皇撤离东京,那么东京的军心士气将会立刻全盘崩渍,这一仗也就不用打了,无论如何也必须说服天皇留下来。

    于是三人立刻向天皇陈明厉害,在这个时候是决不能撤离东京的,否则日军必败,日本也将亡国灭种,并且又再三向天皇保证,只要天皇不离开东京,那么日本军队将绝对会守住东京,誓死保卫天室,决不会让皇室受辱。

    明治天皇也知道,如果这三个人不同意,自己也不可能离开东京,没有政治实权是自己最致命的弱点,因此也只能免强同意留在东京,并且发表了诏书提振士气。

    虽然天皇下诏之后,东京的局势暂时安定下来,民心士气也有一定的提升,但山县有朋清楚,只靠士气是不能守住东京,何况这种士气能够维持多久都很难说,因此还必须对东京的防御进行重新布置。

    山县有朋和寺内正毅协商之后,下令37师团的残部在土浦就地布置阵地驻守,任务是延缓人民军的进军速度,而准备在驻离东京约30公里的守谷挡住人民军的进攻,驻守守谷的是负责东京内线防御的42师团,同时又调守工东京西面外围的40师团增援,确保有2个师团守卫守谷。因为守谷是东京的北面门户,一但守谷再失守,东京也就门户大开了。又调39师团从西北面威胁人民军的侧翼。而且为了让士兵死守阵地,山县有朋又下令成立督战队,从阵地后退的士兵,可以就地击毙。

    布置虽然安排下去,但山县有朋和寺内正毅心里也没有底,因为军队的布防是需要时间的。不过人民军攻占了石冈之后,并没有立刻进攻土浦,而且沿海岸线进攻,占了水户北部的那珂和南部的茨城町,这也是为了保护登陆的地点,不过这样一来,给日军赢得了3天的时间,不仅让日本布置好了军队,而且还有一个师团赶到了东京,成为第一支援助东京的军队,尽管只有一个师团,但对东京军民的士气提升是有很大的效果。

    而就在这时,人民军向土浦发动了进攻。而山县有朋考虑到,土浦本来就不是日军计划驻守的位置,只是为了争取时间,而现在日军的守谷防线己经得到了加强,因此守不守土浦已经意义不大了,而且驻守土浦的37师团是目前本土日军中的精锐部队,如果在守卫土浦的战斗中损失较大,就不划算了,因此山县有朋最终决定,放弃土浦,将37师团撤回到守谷驻守。

    随后人民军集中了大约2.5万军队,向守谷发动了进攻。

    这一次进攻,日军表现得比石冈要顽强得多了,在人民军强大的炮火轰击下,仍然死死的守在阵地上,在人民军发动冲锋之后,日军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