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七章 巡视(二)(第2/3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境恶劣的土地上进行开发,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旧时空里,开发北大荒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死亡。

    总体来看,秦铮对农场的工作还是十分满意的,按照这样的开发速度,在二五计划结束之后,开发工作基本可以初见成效,并且打下一定较好的基础,然后再逐步向这里移民,进一步开发,预计在20-30年内,虽然达不到穿越时的水平,但也能够取得重大的成果。

    结束了滨洲线、滨绥线的巡视,秦铮在哈尔滨乘火车南下继续巡视,而就在这里,秦铮收到了自己定购的一份特殊的商品,6只刚出生不久的雪撬狗。

    原来罗岳回到青岛后,经常在家里给孩子们讲这次远东战争中的战斗故事,有一次说到了雪撬狗帮部队拉运物资,孩子们只是当新鲜故事听,但却引起了周唯颖的兴趣,因为她知道这种雪撬狗就是在旧时空里被称为“二哈”的哈士奇狗。虽然哈士奇一直以萌蠢、难以训服、拆家而著称,但却是一种人气极高的宠物狗,并深受大人小孩的喜爱。

    在旧时空里,周唯颖就想养一只哈士奇,不过那时她不是在学校就是部队,当然不可能养狗,而听罗岳这一说,顿时又勾起了这桩心愿,而且现在家里有5个小孩,养些宠物也可以给孩子们多些玩伴,当然以现在秦铮家里的条件,养几只哈士奇是绝对养得起的,而且也有位置。于是周唯颖才联络秦铮,让他购买5、6只小哈士奇回来。

    秦铮对养狗也并没有异议,而且养些宠物也可以培养小孩的爱心和责任,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处的,当然这也并不是违反原则的事情,因此才向哈尔滨的驻军要求,希望能够购买几只小狗。

    雪撬狗其实是人民军从俄军那里缴获的战利品之一,共计缴获有超过千只,而在华东**后期突袭伯力、攻占阿穆尔河流域的战斗中,使用这些雪撬狗协助部队拉运物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让人民军认识到,这些雪撬狗在东北北部这种恶劣的气候环境下,在拉运物资方面还是有相当大的作用,于是也将雪撬狗纳入到军队的正式编制,一方面将现有的雪撬狗进行妥善的喂养、训练;一方面又设法向俄国购买更多的雪撬狗,以确保形成族群,第一批就买了500只小雪撬狗。

    其实有不少在元老军官,以及在东北工作的元老也都十分喜欢哈士奇,纷纷向部队要狗,而部队干脆就明码标价,想要养狗就拿钱买,而且价格定得不低,1只雪撬狗300银元,要远高于从俄国购买的价格,当然对元老这笔钱并不算什么,因此买狗的人也不并是秦铮一人,现在己买出了20余只。不过秦铮是买得最多的,一下子就买了6只,毕竞家里的孩子多。而这次从哈尔滨搭乘火车,正好顺路带回去。

    这6只小狗的年龄在3-4个月,短腿、短嘴,萌达达的十分可爱,秦铮并不是喜欢养狗的人,但看到这些小狗也非常喜欢,于是带着小狗上了火车,并将小狗交给随行的女工作人员照看,离开哈尔滨。

    然后秦铮乘坐火车沿哈大线南下,连续巡视了长春、吉林、四平、铁岭,辽阳、旅顺等地。南下之后,由其是进入辽宁省的地界,就是东北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因此秦铮巡视的内容不仅是社会、经济,还有土地改制的问题。不过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矛盾相对关内要缓和一些,即使是在面积最小,人口最多的辽宁省,自耕农的比例也较关内高出不少。这一方面是固然是由于人少地多;而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闯关东以来,涌入了大量来自关内的移民,他们都是自己开荒种植,于是造成了一大批自耕农,而且移民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土地兼并的情况并不算太严重。

    不过自耕农拥有的土地不多,而且土地的质量也都比较差,因为好地早就被东北地区原来的地方势力占据了,另外东北地区的土地兼并也从未停止过,仍然有大量的雇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