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一六章 试演(下)(第2/3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问世就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的强烈共鸣。在1999年澳门回归时被谱成歌曲。

    松花江上是有由成年女组和少年女组合唱,而七子之歌则全部是由少年男女组表演,当然,每歌都有穿越的少年担任领唱,不过现在威海卫已被穿越者收复,因此在在秩序上,责任小组进行了一点微调,原来的七子之歌是按被强占的时间顺序排列,威海卫排在第4,被移到最后,并且加入了一名成年的女歌手和少年组一起表演,暗示着威海卫已经重新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随着音乐再响起,表演再度进行,先演唱松花江上,而这一次观众们的情绪己完全被调动起来,而且也沉重得多了。因为松花江上的音乐c歌词内容本来就偏向于凄凉c悲哀,而且对于清廷来说,东北更是有特殊意义,它本来是满族的祥地,因此就更有感染气,就连庆亲王都听得不住的摇头叹惜。

    而接着表现的七子之歌则又是另外一个效果,因为全部是由少年男女表演,这也符合七子之歌是以孩子的角度来演绎的创意,而且参加合唱的男女少年们都经历过痛失家人c颠沛流离是孤儿,因此尽管是本土人,而且表现得也有些拘紧,但却更能体会七子之歌所表达的心境和感情。而相比之下,担任主唱的穿越少年虽然气质c信心更足,但在感情表示上,却是明显有所不及。

    在另一张桌子上观看的汪军悄声对蒋桓武道:“老蒋,就不能让本土的孩子来领唱吗?”

    蒋桓武道:“汪部长,你也是明白的,这可是政治问题,马虎不得。”

    汪军点了点头,道:“说得也是,不过这效果可就差了一些啊,这个音乐会可是咱们的重头戏,搞得好了,大家以后的日子都好过一些,所以我才希望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

    蒋桓武道:“汪部长,您说的这些话我都明白,但正因为是重头戏,就更不能犯政治错误,而且这只是试演嘛,还有时间让他们练习,到了正式表演的时候,肯定要比现在更好,再说了,”说着蒋桓武又向汪军近前凑了凑,道:“您看看这些人都看得懂什么?”

    汪军向四周看了看,虽然灯光昏暗,但也看得清见在周边的观众有不少人正在抺泪,显然是大有触动,这个效果也远出了汪军的预期。

    第三部份的主打歌是英雄赞歌,包括的歌曲有黄河颂c黄河大合唱c团结就是力量c我们的队伍向太阳c万里长城永不倒6。而这些歌曲的内容除了表达对侵略者的悲慨之外,还多了鼓励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含义,以及对抵抗侵略者的英雄的赞美,毕竟打悲情牌虽然可以打动人心,但也未免有些消及,因此更有必要激人们的斗志,吹响反抗侵略的号角,同时也是树立穿越者的伟光正形像。因此这一部份是以男子成年组为主,有2是全由男子组来表演。

    当然,这也是建立在穿越者回归之后,所取得的辉煌战绩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这些战绩的铺陈,那么这6歌所表达的意思就成了空洞无力的乞语,但正是有穿越者取得的辉煌战果,才更显出高大上伟光正的效果来。

    第三部份的表演确实十分提气,完全驱散了第二部分造成的悲凉效果,既使是大多数观都己经过了冲动热血的年龄,但仍然感觉到倍受鼓舞,如果当场来一次招兵的话,说不定还真会有几个人报名。

    而最后一部份的主题是祖国颂,只有三歌,还有歌唱祖国c我的祖国,内容当然都是赞美祖国,表达了对祖国c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对于中国人来说,一般总喜欢一个圆满光明的结果,因此这一部份的内容也正合。

    由其是收尾的我的祖国,这也是一在旧时空里经久不衰,传唱多年的经典之作,前半部的曲调委婉动听,以抒情的女音表现祖国的美丽景色,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后半部用混声合唱形式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激情澎湃,气势磅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