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四八章 土地改革(三)(第2/3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想法,因为他和海外华人接触过几次,又去过两次青岛,觉得海外华人的管理行政要比清廷好得多,他们的规则制定虽然得很细,但却十分严格的按照规则办事,由于一切条例规定都清清楚楚,商人该交那些税,该办那些手续,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全都一目了然,绝不会再有额外的支出,而且工作管理人员清廉c奉公,办事效率很快,没有人敢敲诈勒索,也没有例常敬俸。商人也可以安心的在青岛经营,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可想的事情。

    而这次是王胜亲自接见刘继平,除了商谈在青岛开设商铺的事情之外,两人重点谈论了这次土地改革的事情,王胜也耐心的向刘继平解释穿越者的土地政策,并且晓之以理,动之以利,一则是让刘家打消可以躲过土地改革,甚致是清廷干涉的幻像;二则是希望刘家能够主动把田地献出来,把刘家树立成一个典型,对其他的乡绅可以起到一个范例的效应。

    刘继平因为负责经营家族的商业和作坊,因此和外部接触较多,知道一些洋务上的事情,眼界也要开阔一些,他对传统的靠出租土地收入没有什么兴趣,到是对经商c办实业颇为热衷。

    这到也并不奇怪,因为经过了30年的洋务运动,虽然并没有能让中国真正富强起来,但也确实起到了近代工业启蒙的作用,由其是使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有一部份传统的手工作坊者也在偿试引入机器,进行技术升级,改变生产模式。刘继平也有这样的想法,给家族的制铜作坊引入一些机器,不过刘继平对机器所知并不多,因此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引入机器。而王胜提议的补偿到是正合刘继平的心意,海外华人精通西洋工匠器械之术,这己是公认的了,如果他们肯帮忙,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如果收田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海外华人帮助刘家的制铜作坊引进西洋机器制造,进行技术升级,成立工厂,做为对刘家的补偿,到也算是免强可以接受的。

    听完了刘继平的讲说以后,刘继生道:“什么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海外华人这是要干什么,他们这是要占领山东,扯旗造反吗?”

    刘继平道:“大哥,话可不能这么说,海外华人要真要造反了,朝廷又能怎么办?我到是也这样问过海外华人,不过他说了,他们这是要仿校各国的样式,让朝廷把山东交割给他们做封地,就像是租界那种样孑,一切其实都是甴海外华人自治。”

    刘宗泽的心头一震,仿佛领悟到了什么一样。做为一个在官场混了近20年的老人,刘宗泽对时局的关注,见解自然要比只做过知县的周文淮要高明得多。自从海外华人攻占了青岛以后,刘宗泽就十分关注海外华人的动向,不过他也确实有些看不透海外华人的用意,说他们是要造反,颠覆大清到也不像,因为他们并没有像长毛那样,割据一方c自成一国,立旗称王,相反还抗击八国联军,收复失地,并在外交谈判中遏力的維护大清的权益,怎么也不像是一伙造反的人做的事情。

    但要说海外华人是忠于朝廷,那也不见得,因为自从他们回归以来,就一直和朝廷若近若离,表面上是帮助清廷,但到了商议归附c策封的时候,却似乎并不积极。在刘宗泽看来,如果海外华人真是忠于朝廷,就应立刻向朝廷请求归附,得到朝廷的策封之后,以朝廷的名议行事,无论是招兵买马,还是攻城夺地,都要容易得多,那么海外华人到底是打算干什么呢?

    现在听了刘继平的话以后,刘宗泽才明白过来,海外华人这是在校仿洋人租界一样,要求朝廷划分一块类似租界的地方,虽然并不割据称王,但也是实际上的独立,甚至可能在名议上向朝廷称臣,到是与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有些类似。

    不过和洋人相比,海外华人是华夏后裔,对中国人来说有相当的认同感,而且海外华人回归以来,数次击败八国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