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天津分治(一)(第2/3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军道:“检讨深刻有什么用,关建在于怎么做?”

    王云鹏点了点头,道:“秦政委,你怎么看清廷的这次新政,有可能成功吗?”

    秦铮摇了摇头,道:“不能说完全没有成功的机会,但机率绝不超过5%。”

    收到了李松晨的报告以后,华东政fu立刻招开行政会议,协商和清廷解决天津分治的问题。本来这种行政会议,秦铮不应该出席,因为他是立法机构,但青岛密约是秦铮出面和李鸿章谈定,而且秦铮又熟知历史,于是还是请秦铮来参加这次行政会议。

    王云鹏道:“政委,为什么清廷的新政成功率不高呢?”

    秦铮道:“首先变法的动机就不纯,不能说慈禧搞新政没有为了清廷富强的因素,但这决不是主要的原因,而最主要的原因是维持慈禧的权力,这就注定了新政几乎不可能触及到清廷制度的根本,皇权,而只能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如科举c军事c财政c官制等方面做修正。当然任何变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先改革简单的,后改困难的,也不失为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在旧时空里就有不少历史学者认为只要给淸廷足够的时间,清廷是可以完成这次变革。这样的说法从理论上来说是没有错的,但问题就在于清廷没有时间了,因为甲午战败c庚子国变让清廷的威信力降到了最低点,民众,主要是各省督抚和绅士阶层己经失去了慢慢变革的耐心,而是寄望于急进的一步到位的变革,这就势必会‘激’起朝廷和满族贵族与各省督抚和绅士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而这种冲突‘激’化的结果只能导致清廷的迅速灭亡,因此在旧时空里,清廷的灭亡绝不是偶然,而是一次矛盾的总爆发。在本时空里,淸廷的时间就更少了,我们是不会让清廷拖到1911年的。”

    这时夏博海道:“清廷的事情就不用我们‘操’心,而是现在该怎么办?”

    财政委员贾振召逍:“天津分治的问题是在青岛密约中就己经谈好了的,现在也应该兑现了,失去一个天津老城,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天津的中心在原租界那一块,而上海新区,还有航运权才是对我们至关重要的。上海新区是我们在上海的一个窗口,作用基本类似于旧时空我们改革开放初期的香港,甚致比香港更大,因为上海新区是属于我们的地盘,一切的收益都是属于我们的,而航运权的利益极大,我们的五年计划c还有造舰计划要实现,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这两个部‘门’都是我们所需要的,而且越快越好?”

    王云鹏道:“上海新区的负责人己经选好了,但负责航运的人选还沒有定,另外要经营航运,首先还要成立一个航运公司,现在才开始着手,来得及吗?”

    建‘交’邮委员游明钱道:“我看也并不算太难,我们现在不是有一支运输船队吗?而且实际己经开始经营青岛到天津的海运业务,包括一部份天津到上海的航运业务,就以这支船队为基础,组建航运公司,而船队的负责人,就可以出任航运公司的负责人啊。”

    民事委员张‘玉’明摇了摇头,道:“我们己经制定了用人制度,面对全体人员招聘,而且过程完全公开透明,还是应该按制度来办,别把规据搞坏了。”

    夏博海道:“我同意张‘玉’明同志的意见,然定下来了制度,就要按制度执行,马上组织航运公司负责人的招聘。”

    王云鹏道:“现在招聘来得极吗?”

    秦铮道:“当然是来得极,首先是天津分治的协商谈判总要几天的时间,而航运权的谈判,也要几天时间,加起来就足够我们招聘了,如果实在是来不及,先让运输船队去接管,代理几天,等选出人来再正式上岗也不迟。”

    夏博海点了点头,道:“好,就这么决定了,民事委员会马上组织招聘。通知李松晨,约袁世凯到天津来,按照青岛密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