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二七章 后续影响(二)(第2/3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现在华东政府对港口建设的主要资源投入在青岛和天津,没有余力再建设烟台,如果张振勋愿意投资烟台的海港建设,对华东政府当然是有利的,而且在华东政府规划中的环山东铁路就有一条到达烟台,港口可以和铁路配套,大大提高山东东北部的交通条件,而且港口建成之后,还有税收,另外带动烟台地区的经济的发展,这些附加值利益极大。因此虽然华东政府在港口的盈利上做出了大量的让利,但还是十分划算的。

    而且现在日俄战争己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烟台距离旅顺只有150公里左右的直线距离,因此一但烟台港口建成,或是部份建成运行,都可以大大提高在战争中的运输能力。

    当然由于张振勋还没有正式确定在烟台投资,因此商业委和建交邮委也都只能说个大概,细节问题只能等张振勋正式确定之后再谈,不过张振勋已经十分满意了,立刻向上海发电,将筹集的500万白银都运到青岛,存入银行里,只等项目开始之后,正式开户交易。

    然后张振勋立刻离开青岛,转回爪哇。而去烟台的考查,要等到张振勋从爪哇带一批专业人员回来才能进行,毕竟张振勋也不懂怎么种葡萄。而到了这一年的下半年,果然轩起了一场南洋华侨对山东投资的。

    不过爪哇护侨行动的后续影响极大,并不只是影响到了南洋华侨,既使是在国内,也造成了极大的轰动,并且给华东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声望,竟丝毫不亚于穿越者初到这个时代,击败八国联军。

    这当然有宣传方面的功劳,护侨舰队出发以后,华东政府的宣传机器就全力开动,报纸c小册子c海报c演讲c表演等等手段全部用上,一方面介绍南洋华侨的悲惨历史,一方面又极力的宣扬护侨行动的重大意义,同时也不忘了黑清廷一把,这样华东政府全力维护南洋华人利益,保护南洋华人的光辉高大形像,和清廷无能c软弱,对南洋华人漠不关心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

    不过归根到底还是近代以后,中国基本一直都是挨打受欺负的对像,而这一次居然主动出去保护自己海外民众,欺负别人,既使只是荷兰这样的小国,但也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提气事情,加上华东政府成立以来的一惯良好正面形像,自然赢得了大量的盛赞。

    当然反对c指责华东政府目无朝廷c擅自妄为c挑起事端c引起外事纠纷等的声音也不是没有,由其是英国干涉之后,一度达到了一个小高峰,不少报纸都纷纷发言指责华东政府,唱衰的声音也大起,还有人预言英国干涉爪哇,华东政府必会弑羽而归,一度和赞扬华东政府的言论形成了平分秋色的局面。

    不过人民军取得爪哇之战的胜利,而英国去一直袖手旁观,让赞扬华东政府的言论再次压倒了指责,而签定之后,指责的言论也彻底失去了市场,虽然大部份人都不懂条约中允许爪哇华人参政的条款有什么积极意义,但荷兰赔款650万英磅却是人人都懂,因为这是近代以来第一次有国家向中国赔款,尽管荷兰赔款的对像是华东政府而不是清廷。于是这顿时将华东政府c海外华人的声望推上了高峰。

    而这时华东政府又十分巧妙的将指责的矛头引向清廷,大黑特黑,而且言辞十分激烈,甚致连“清廷不配代表中国” 这样的言论都出来了。而这时全国的舆论并没有在意海外华人这基本等于是反叛的言辞,毕竟这两个政府的行为对比太过分明,华东政府为了保护爪哇华人而派遣舰队,远赴重洋c浴血奋战,而清廷却是不闻不问,莫不关心,完全是一副麻木不仁的样子。因此那怕是清廷的死忠幻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件事情上,朝廷确实没有做好,起码应该在护侨期间,以朝廷的名议对海外华人的行为进行肯定,而在护侨行动取得成功以后,也应立刻对海外华人进行嘉奖才对。

    于是清廷各地的督抚大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