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四一章 李鸿章之死(二)(第2/3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李中堂,而李鸿章死了,就空出了一个军机的缺额,当然军机大臣的数量本来是不固定的,多一个少一个都可以,但现在清政己经从庚子国变中恢复过来,而新政也搞了4年,因此慈禧也想对军机处进行一次大的改组。这一来自然有许多人都生出争取一下的想法。

    就在李鸿章的灵柩离开北京之后的第二天,清廷正式下旨,公布了新的军机处名单,军机领班仍然是庆亲王奕劻,其他人是张之洞、瞿鸿禨、醇亲王载沣、世续、那桐、鹿传霖、袁世凯。其中后4人都是第一次进入军机处,整个军机处换了一半的人,动静不可谓不大。而对清廷的政局影响,更是深远。

    现在的清廷政治局面十分复杂,派系众多,当然这也是慈禧刻意造成的局面,而各政治派系中,势力最大的是以庆亲王和袁世凯为首的实权派。

    在庚子国变以后,袁世凯就在努力的拉陇自己和庆亲王的关系,因为这时清廷由亲王担任军机领班己成为惯列,而庆亲王的资历最老,并且又得慈禧的信任,因此袁世凯认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由庆亲王担任军机领班,而袁世凯要巩固自己的权势,自然要和庆亲王交好。而庆亲王又一向贪财,于是袁世凯投其所好,大笔大笔的银子奉上,两人的关系也迅速升温,最终结成同盟。

    其实庆亲王虽然一向给人以贪财平庸的印像,但也绝不是无能之辈,否则也不可能在清后期的政坛上经历数十年不倒,并一步一步熬成军机领班。庆亲王当然知道,军机领班这个位置是众矢之的,毕竟大清的亲王还有不少,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自己,因此想要在这个位置上坐得长,坐得稳,除了继续讨好慈禧之外,还必须在朝中有得力的伙伴支持。而袁世凯就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加上袁世凯也会来事,送银子毫不吝啬,于是两人一拍即和。庆亲王掌控军机大权,而袁世凯掌握着清廷最强的军队——北洋新军,两人一内一外,一文一武,结成了清廷最强的政治同盟。

    而对两人的结盟,李鸿章也起到了一定的促成作用,虽然李鸿章并未加入两人的同盟,但和两人的私交都不错,而且李鸿章认为这两个人都是务实的人,现在的清廷最缺的就是这样务实的人,庆亲王的才能确实差了点,但却懂得不胡乱指挥,把事情交给会做的人,这就相当不错了。因此李鸿章在明里暗里,对他们都给予一定的支持,当然庆亲王和袁世凯也懂得投桃报李,对李鸿章的建议也都竭力支持,李鸿章能几次阻止满族权贵的激进提议,也有他们的一份力量在其中。

    这次改组军机,袁世凯得以进入军机,使着庆袁组合的实力大增,也进一步巩固了两人的地位,当然慈禧之所以这样安排,也是看中了这两个人能做事,而且又务实,毕竟现在的清廷是需要能做事的人。而且李鸿章病逝,对两人也是一个打击,把袁世凯调入军机,也能更好的控制他,因此庆袁组合的实力并没有表面增加得那么多,老佛爷的手腕,又岂是等闲可比的。

    第二大势力就是满族权贵派,主要的人员有肃亲王善耆、良弼﹑溥伟﹑铁良、荣庆、荫昌等人,这一帮人的主导思想是要恢复清朝中前期的满族主导地位,将权力从汉臣手中夺过来,因此行动、计划都十分激进,数次要求清廷和华东政府决裂,就是这一派主导的。

    虽然同为满族权贵,但庆亲王和他们互相都看不顺眼,庆亲王的才能虽然平庸,但也明白汉臣崛起的大势不可逆,这伙人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实现,只有和汉臣合作,才能确保清廷维持下去;而这批满族权贵则认为庆亲王完全是老糊涂了,只顾贪财好利,不惜和汉臣勾结,连祖宗留下来的江山都不顾了,因此这一派在朝中几乎是处处和庆亲王、袁世凯、李鸿章等人对着干,势如水火。不过这也是慈禧乐见的。

    而这次军机改组,满族权贵派派受的打击最大,两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