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六六章 迎击俄军(三)(第2/3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林涅维奇赶忙向第1集团军下令,让第1集团军立刻停止进军,最后回撤一段距离,并且派军队保护自己的侧翼。不过林涅维杂的命令是从沈阳发出,离第1集团军的距离超过了40公里,虽然这时俄军已经使用了无线电,但由于元线电技术条件落后,只限于在固定地点之间进行无线电通讯,而外出行动的部队只能用最原始的人通讯。

    但即使是派人骑快马,至少也要1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将林涅维奇的命令送到第1集团军。如果通讯兵在途中再出点什么意外,如迷路、遇敌,战马受伤等等,可能会几个小时都送不到。因此派出通讯兵之后,林涅维奇也只能企求上帝保佑,通讯兵能够及时的赶到第1集团军,让第1集团军能够做好防范。

    不过就在当天夜间10点左右,林涅维奇收到报告,人民军攻占了台子沟、炮山,截断了第1集团军的退路。林涅维奇的两眼一黑,知道这下全完了。

    原来在俄军进攻人民军阵地的第1天,东北战区司令*和第二军司令邱亚辉就协商好了对俄作战的计划。

    由于这时人民军在鸭绿江边围歼日军的作战计划己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胜利已是不可动摇,区别是大赢小赢而已,而只要辽阳的人民军再坚守2、3天,从第1天的战斗情况来看,完成这个任务的难度并不大,而等到参加鸭绿江之战的部队回援,就可以对俄军进行反击了。

    不过*和邱亚辉可并不满足于只击退俄军,而是希望给俄军一个深刻的教训。当然要一口吃下这近30万俄军也是不可能,毕竟人民军可没有这么大的胃口,因此两人制定的目标是至少要歼灭10万俄军,给俄军一个沉重的打击。

    于是两人才制定了这样一个故意示弱,诱敌深入,然后再对俄军进行分割包围的战术。而之所以选择在右翼阵地施行这一战术,一来是这一则的腾挪空间较大,人民军有足够的施展空间;二来是这则离回援的部队较近,有利于回援的部队直接进入阵地战位。因此在俄军进攻的第3、4天里,人民军有意降低火力,让俄军觉得人民军的弹药不继,并且在自己的右翼则故作不敌之态,放弃阵地,向后撤退。诱引俄军的左翼军队前突,同时也给参加鸭绿江之战的部队回援,争取了时间。

    到战争进行了第4天时,人民军的第3、4、5军均已回援到位,加上原有的右翼守军,共计集中了15万兵力,准备用于分割、围歼俄军的左翼军队。同时邱亚辉也将剩下两个师的预备队全部投入中路阵地,加强中路的兵力。因为一但人民军对俄军的左翼军队形成分割包围,俄军是肯定会从中路出兵增援解困,而人民军的中路部队的任务就是牵制俄军,不让俄军有余力去解救左翼军队。

    第5天的战斗,人民军的右翼部队再次放弃阵地,向后撤退。俄军不知是计,仍然步步进逼,到了下午4点的时候,俄军的大部份己到达叶河沟村,而先头部队更是进驻到了东里沟,离人民军的阵地不到2公里,不仅己完全与其他的俄军脱节,进入了人民军的包围圈内,而且整个侧翼也完全暴露在人民军的面前。

    下午6点的时候,通讯兵赶到了第1集团军的军部,将林涅维奇的命令交给代理司令施塔格里堡中将。

    不过看完了林涅维奇的命令,施塔格里堡中将的心里却颇有些不以为然,这几天时间里,第1集团军一路高歌猛进,一扫对日作战的颓势,因此施塔格里堡现在也是踌躇满志,准备一直打到辽阳去建立功勋,在这个时候,让他停止进攻,甚致是撤军,施塔格里堡自然是不愿。在他看来这个时侯撤退,自己先前取得的胜利也就都白费了,而应该让负责中路进攻的第4集团军加强进攻,或者是出兵保护自己的侧翼,那有让自己撤退的道理。

    同时施塔格里堡也对第4集团军十分不满,这个集团军里由俄国的西线驻军组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