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八七章 激烈博弈(一)(第2/3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派出大量船只利用夜间偷渡对马海峡,向朝鲜半岛运送物资。

    不过人民军对海路的封锁十分严密,而且至少有一艘现代军舰在对马海峡巡视,舰载对空对海扫描雷达的探测距离约为50公里左右,是这个时代肉眼观察的两倍以上,而舰载直升机的观测范围更是达到了200公里,白天晚上基本没什么区别,因此人民军的封锁效率相当高,大部份货船都被人民军拦截下来。而能够到过朝鲜半岛的货船,10艘里面最多只有1艘。

    就这样经过了1个月左右的运输,日本总计损失了20余万吨的货船,损失的物资更是达数万吨之多,而成功到达朝鲜半岛的货船仅仅只有4艘,物资累计约6、7000吨。而在加上此前的损失,日本货船的总计损失近40万吨,占日本货船总吨位的4成左右。

    这样大的消耗,日本也承受不起,由其是货船的损失,使日本的航运己大受影响,而且人民军在海上只拦截日本商船,到并不拦截其他国家到朝鲜半岛的货船,因此在迫于无奈之下,日本只好从英国太古航运公司租船,向朝鲜半岛运送物资。

    太古航运公司虽然知道,为日本运送军用物资是十分危险的事情,但贪图丰厚的运费,而且自觉得自己是英国公司,华东政府也未必敢拦截自己的货船。英国政府为了帮助日本,也向太古公司作了保证,一但遇到人民军的军舰拦截,货船不要反抗向人民军投降,英国政府会通过外交途径,对船员进行营救。

    于是太古公司又在与日本政府签定的合同中增加了“一但受到军舰拦截,船长有权选择投降,而赎回船员,轮船的费用,及造成的损失都由日本政府承担”的条款。并且规定,只运货不运人,而且每艘货船只能有3名日本人随行,并不得携带任何武器。这是吸取了高升号的教训。

    当时高升号上的英国船长是主张向日本军舰投降的,但船上运载的清军官兵却不愿投降,并以武力胁迫船长,拒绝向日本军舰投降,结果日本军舰失去耐心,击沉了高升号。因此太古公司帮日本运输可以,但必须保留能随时投降的权力和能力。另外为了避开人民军海军的巡逻,太古公司也在航线和时间上也进行了精心的安排,选择黄昏时份从日本出发,利用夜色的掩护,横穿对马海峡,在第二天拂晓时分到达朝鲜半岛,这可以减少遭遇人民军海军的机率。

    双方达成协议之后,太古公司立刻派货船帮助日本向朝鲜运送物资,虽然派出的货船是自愿原则,但运费是平时的三倍,丰厚的利润还是让不少船长动心,毕竞出来跑船的人都不是胆小鬼,何况还有这么多保障措施。而在一开始时太古公司每天只派一艘船,试探人民军海军的态度,一连5天,有3次和人民军海军相遇,但都没有拦截英国的货船,于是太古公司的胆子也大了起来,每天也开始加派航班,增加到2艘、3艘。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人民军海军确实没有拦截其他国家到朝鲜半岛的货船,因为其他国家去朝鲜的货船原本就不多,现在又是战争时期,自然就更少了,往往几天都难见一艘,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国际纠纷,对其他国家的货船也就网开一面,反正也没多少。

    但英国到朝鲜半岛的货船频率增加,不仅每天都有,而且发展到每天还不止是一艘,这样反常的现像,自然也引起了人民军海军的注意,于是向青岛军事工作组进行了报告,请求下一步的指示。

    军事工作组协商之后,认为这很有可能是英国在帮助日本运送物资,人民军自然是要进行阻止的,决不能让英、日得呈。有人提议先向英国提出抗议,但被军事小组否定掉了,因为抗议之后,双方再进行协商,这样拖沿时间,只会让朝鲜半岛的日军得到更多的物资,而且英国还可以借机向华东政府施压,因此先把船扣下,人抓回来再说,到时候人、船都在自己手里,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