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24.扯淡的米国人(第2/3页)  重回下岗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团队撤回去。”

    听完了刘万程的销售设想,其他三个人都没有发现太大问题。接下来,就是具体实施了。

    如今的道林公司,已经在市里有了自己的办公楼,虽然规模不大,只是个三层的旧楼,在张静的领导下,也是五脏俱全,有模有样了。

    道林公司产生的利润,并不换汇用于国内,而是直接用于自身的发展。而且,它和国内的江山集团,没有任何财务关联,张静也申办了米国国籍。

    前期在张静主持下,芯片代工获得的利润还很不错,公司也积累了一定资金。道林公司的经营,比当初刘万程和吴晓波创立万程工贸的时候,条件就好多了。

    刘万程的设想,就是利用这家米国公司,不改变其性质,以此为根据地,在这片土地上,再次开创一个江山集团那样的大型集团。

    他的这个计划,和后来某些企业家跑到米国去开工厂或者公司,是有着明显区别的。

    那些人,是拿着从中国老百姓那里搜刮来的钱财,到米国去投资,给米国人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如果真正追究起来,和汉奸也没有多少区别。

    刘万程则是把就业机会留在国内,把中国工人制造的产品,拿到米国来,挣米国人的钱。

    要达到这个目的,张静做为负责人,就必须要以个人投资的名义,和江山集团摆脱关系。否则,米国人也不傻,不会让你跑来白挣他的钱。

    也就是说,张静必须是独立法人,以投资的方式获得居留权。而道林公司,就只能在她名下了。

    张静也算是他的媳妇了,他们又有了个女儿,张静对他也忠心耿耿。这也是刘万程考虑再三,让张静来米国的主要原因。

    刘万程的打算,是让道林公司主要做为一个销售部门,来出售国内江山集团生产的产品。

    这样,道林公司在获得利润发展壮大的同时,江山集团也会因为产品销路的拓展而获得利润。

    如果江山集团的产品在这里打开市场,那个利润不会比国内小。

    米国是个高科技最为发达的国家,从简单机械加工到汽车制造,基本都是自动化的设备,对自动元器件的运用,要比国内广泛的多。虽然人口远远小于国内,但这方面的需求却比国内大许多。如果能打开这个销售市场,这个利润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这个想法得以实现,刘万程在国内搞智能机床的研发和制造,就有了充足的资金。

    道林公司做为米国本土公司,一些手续就好办的多。在公司法律顾问和相关技术人员操做下,将江山集团的产品,以道林公司的名义申请专利的工作,进行的十分顺利。

    与此同时,国内的技术团队也已经到位,开始招聘销售和技术服务人员进行培训。

    到五月份的时候,所有的技术准备工作结束,销售工作正式开始。

    刘万程在米国销售的产品,主要是直流电机驱动系统,微进给驱动系统和单片机控制系统。因为米国的动力配电系统和国内不一样,各种元器件连接接口也不一样,国内为此还在产品上按照米国标准做了电压和接口修改,先做一批样品过来。

    然而,销售情况却不乐观。

    米国的大型机械企业,包括汽车制造企业,其实本国人控制的不多,大多被倭国控制了,或者直接就是倭国过来开的工厂。

    过去有句话,叫一个倭国人是一条虫,三个倭国人就是一条龙。倭国人的团队意识和爱国思想,公证地说,比我们国家的人要强大的多。

    倭国人在一个社区里居住,哪怕是出去买根针,附近别国人开的商铺里有,他不买。他宁可多走二里路,跑到倭国人的商铺里,去把那根针买回来。

    中国人则恰恰相反。要买的东西,明明身边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