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95.风格不同(第2/3页)  重回下岗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到现场去考察下属的工作成果,发现有和他思路相左的地方,及时找来下属纠正。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及时发现错误,保证工作过程完全符合他的意图。

    但也有坏处,就是下属的主观能动性会逐渐降低,领导力和执行力得不到有效锻炼,不容易发现和培养人才。有时候,赵一舟的思路也不见得就百分之百正确。他一掺和,下属好多他无法理解的优秀创意,很可能就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了。

    如果刘万程是这种工作方式的话,高秀菊、薛雪这些高位管理者,恐怕都达不到现在的成就,在底层的时候就会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变成普通员工了。

    现在,江山集团正在筹建大型的智能化设备制造工业园。这是一个占地万亩的大项目,将来要成为全国,甚至是世界的智能机床制造中心。

    这么大一个项目,赵一舟当然不能放心,他早就不在江山大厦自己的办公室里呆着,而是天天围着工地转悠了。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动力管线预设,再到辅助设施、工程进度、材料控制,他都要随时过目,防止出现误差和漏洞。

    他只能去现场办公,把管理团队派出去,各自监督一个项目都忙不过来。

    这样一来,所有的施工项目都得等待赵一舟的命令,那些下属的经理们反而轻松不少,等老总的命令就是了。

    刘万程并不关心赵一舟怎么管他的江山集团,他可以容忍各种风格的管理模式。我不管你具体怎么做,你只要给我做了,做出来的是我要的结果就行。

    对赵一舟,他同样是这样要求。这人爱国,有良心,这时候不要求他对自己忠心耿耿。江山集团都听国家的了,你只要对国家忠心耿耿就可以了。

    这些品质,赵一舟都具备了,那他就不担心了,你爱怎么干就怎么干吧。

    他打电话给赵一舟,是因为知道赵一舟不会在办公室。整个工地那么大,大夏天的,中午能热死人,他上哪儿找他去?他才懒得去工地上捣乱,干脆就电话找赵一舟,让他去他的董事长办公室来见他。

    这样,他就省心多了,直接去自己办公室等着赵一舟就行了。

    赵一舟正在工地上忙的一塌糊涂,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落实所有措施,确定当天的进度,突然接到刘万程的电话,心里也不高兴。

    我这儿忙的跟孙子似的,你不说来给我帮帮忙,还没事干给我捣乱!

    可他听刘万程说周律师来过了,立刻就知道上级是有新的指示过来了,就顾不上埋怨刘万程了。

    上级有指示,再忙你也得去呀。

    赵一舟满头大汗赶到刘万程办公室的时候,刘万程正坐在沙发上,开着空调,翘着二郎腿喝茶呢。

    嘿,赵一舟心想,这真是,啥人啥命啊!

    赵一舟真正认识刘万程,还要从刘万程送给他的那本“鞍钢宪法”说起。

    刘万程是仔仔细细看过那本书的,里面有他大量的读书心得,有的就写在书页的空白处,有的则是另夹一页白纸在里面,密密麻麻写上自己当时的感受。

    赵一舟第一遍读鞍钢宪法的时候,来不及看这些眉批。后来,有了时间之后,他把刘万程这些眉批都看了。

    如果不知道刘万程是谁,只看这些眉批,赵一舟一定会觉得,这是一个有着丰富生活经历的老年人留下的,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对人生的理解。

    刘万程的眉批,好多都能触及他心灵深处的东西,特别是他对人性的感悟和理解。

    他想不明白,刘万程只有三十多岁不到四十岁,为什么会有这么丰富的感悟和这么深刻的理解?

    所以,刘万程做事,可以沉得住气,不去现场也能够基本预判现场即将发生的事情。什么叫运筹帷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