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5.玩儿命(第2/3页)  重回下岗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好,也没有方向。刘万程等于是在黑暗中给他打开了一扇充满阳光的窗户,窗外,就是阳光大道。而且这条道看着还好像不错,他就豁出去了。

    这是江山机器厂里,少数能考虑工厂未来前途的几个明智者之一。正是看到了前途一片黑暗,张年发才会冒巨大的风险用刘万程,做殊死一搏。

    可惜的是,江山机器厂像张年发这样,用过去的话说,叫忧国忧民的干部,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大多数干部,都和刘勇一般,抱着同样的心思,明明知道前途渺茫,那就在工厂还没有倒掉之前,浑水摸鱼,能捞多少算多少,只要手里有了财富,就算江山机器厂将来倒掉,他也可以过舒适的日子。

    经历过以后二十年的刘万程,更知道钱的好处,更想挣钱过好日子。可是,他不会像刘勇一样,用贪腐,喝工人血的办法挣缺德钱,那样挣来的钱,花着心里也不踏实,也会做噩梦。他是要用自己的能力来挣钱。

    可没成想,刚走第一步,就这么艰难。

    刘万程的试验失败,让分厂下边好多人都有意见,特别是那些认为自己有资格成为副厂长,因刘万程的上位,失去了希望的人,这会儿都私下里找张年发,劝他终止这个试验。

    刘万程太年青,不适合做领导,还是回去做技术工作比较好,拔苗助长的事,终究不靠谱。

    刘勇更是直接把事情捅到总厂,连总厂生产副厂长袁佩华都打电话过来询问了。

    张年发面临的压力,比刘万程要大的多,但他还是咬牙挺着。他知道刘万程年青,在这样的情况下,指挥下边的干部会更加困难,甚至会产生矛盾。所以,具体工作都是他亲自上马指挥。刘万程需要什么,需要怎么做,都由他来安排,尽量站在第一线,做刘万程的挡箭牌,让他专心去研究模具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

    这一切,刘万程都看在眼里。

    看来,他当年对张年发的看法,有许多是不对的,这是个敢想敢干的真汉子。他不是糊涂虫,而是处在这样一个转变的时代,心里有太多太多的无奈。但他认准了刘万程是对的,就会冒着自己十几年在厂里树立起来的名声和威望,被刘万程彻底毁掉的危险,全力支持他。

    张年发当年不提拔他当副手,一定是有道理的。那时候的他,恐怕真的不适合坐在副厂长的位置上。恐怕就是现在,他也沉不住气,斗不过像刘勇这样玩弄权力的老油条。

    要不是张年发关键时候力挺他,他这个副厂长还真做不下去。

    如果,国企里像张年发这样的人还大量存在着,还是有希望扭转乾坤的。

    如果这个改进齿轮制造工艺的试验失败,刘万程的声誉和威望将受到直接冲击。那么,接下来的,一系列对二分厂揉进现代管理理念的改革,就会因为大家对他的不认可而变的十分困难,甚至毫无成功的基础和希望。

    所以,这个试验,对刘万程来讲,是不可以失败的。

    他也知道自己现在已经处在一个十分危险和尴尬的位置上,没有任何退路。他不再多说废话,只是带着技术科的几个人,利用第一套模具,反复操做,确定每一个缺陷的形成原因,制定改进方案。争取第二套模具一次性成功。

    试验主要要在一车间进行,一车间主任是抱着看笑话的态度来看待刘万程的试验的。在张年发的督促之下,他不得不抽调几个工人帮着刘万程搞试验,却是暗中制造各种借口阻挠试验顺利进行,更不会主动去配合刘万程。

    刘万程也不在乎这些,试验缺人,他就亲自下手操做。换上工作服,亲自进一车间的锻压工房,亲自去烧火加热圆钢。

    那时候还没有部门查环保,锻压工房里的加热炉,都是烧煤的。

    锻压工房里浓烟滚滚,空气锤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