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24.没事找事(第2/3页)  重回下岗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被逼的更改了自己的程序,而且一次比一次胆大。

    他是水手,就必须得尽到自己的责任。为了那一条船上,所有弟兄的生命,他别无选择。当弟兄们的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任何指令对他来说,都是无效的。

    他老实、忠厚,却不笨。上面不撤换刘勇,无非就是举棋不定,正在研究之中。

    在江山机器厂,当官也是讲究规矩的。政工干部转生产干部,看似风光了,其实就是一步险棋。因为这是两条性质和做事完不同的道路。看着都是干部,做事方法和晋升的规矩,都有很大的区别。

    政工干部往往讲究和同级的生产干部完美配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至于如何晋升,则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靠关系也行,靠钱砸也有,反正上去的,都有这方面独到的才能。

    生产干部讲究就多了,但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你得多少的有点管理能力,最少也得占部本事的三分。

    你比如说二分厂,没有刘万程创造奇迹之前,也就是所有分厂里中上等的水平。

    这样的水平,一般干部都敢来接手。干的不好,有那三分本事撑着,不会比原先差到哪里去。再通过其他本事抹平一下,弄个无功无过。

    要万一没准儿老天爷开眼,让他蒙着了,干好了,那可就不得了。这时候,其他本事就可以尽情发挥,晋升基本指日可待。

    但刘万程创造过奇迹的二分厂,除了刘勇这种二百五,只知道升官发财,别人就不肯来了。因为你没刘万程那本事,你来了只能是干坏,不存在干好,这不成了出力不讨好的傻二小了吗?

    所以,大部分干部调动,都会选择差不多的单位,去了好单位反而头疼。这叫走平不爬杆儿。爬的越高,摔的越狠。

    政工转生产,不走平专爬杆儿,刘勇这两条忌讳都犯了,能有好才怪。

    张年发憋着一股火,在总厂办公大楼里上蹿下跳好几天,弄得所有领导都跟躲瘟神一样躲着他。

    他毕竟做干部这么多年,慢慢地也就琢磨明白了,有人在保刘勇。

    琢磨明白了,心也就凉透了,不去闹了。

    这个时候的张年发,真就有了刘万程一样的心态。这么个毫无希望的厂子,我还留恋它干啥?为啥就不学刘万程,辞了职去跟着他干?

    可是回到分厂,看着那破败的厂房,和厂房之下,那一双双满怀着希望,看着他的眼睛,他的心又软了。

    分厂现在这个局势,既没有钱,又没有活,怎么办?怎么才能让大家都吃上饭?

    彷徨无计之下,他就去找刘万程,希望他能帮帮他。

    刘万程还是不能理解张年发的心思,在这种情况下,他反而认为是可以将张年发拉过来的大好时机。结果就适得其反。

    刘万程见死不救,让张年发心里很不是滋味。你刘万程怎么起的家?没有分厂这些旧账,你拿什么办工厂?现在你有钱了,就忘了这些在厂里的兄弟了。

    他是老实人,不好意思当面跟刘万程翻脸,就又去找高强,希望高强可以劝劝刘万程。心里不舒服,就把旧账的事,跟高强说了。

    当高强对刘万程讲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刘万程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

    他必须得给张年发一个不帮他的,合理的解释,不然,他很可能就永远失去张年发的信任了。

    理由,当然就和对高强说的那样,这也是高强想做的事情嘛。

    当张年发从高强那里,知道了刘万程正在筹划代管铸造分厂,让更多下岗工人有工作的时候,就当真不好意思让刘万程出钱帮他了。

    他当初和刘万程算过啊,让那么大的一个厂子复产,需要的资金惊人。现在,刘万程比他还缺钱。这个时候问刘万程借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