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0.没有快乐(第2/3页)  重回下岗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她傻傻地接过他手里的咖啡,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刘万程就指指屋里,然后说:“回去吧,赶紧干活,早弄完了早休息。”

    高秀菊就看着他笑,然后就点点头。

    临走,刘万程就又叮嘱她:“外面很黑,尽量不要出来,把门插好。”

    如果不是刘万程没有进门,直接走了,高秀菊恐怕就会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当真扑进他怀里去。

    插好门的时候,她已经泪流满面,终于忍不住,扑倒在沙发上,“呜呜”地哭出声来。

    刘万程走出商务大楼,坐回自己的车子里,思考一会儿,拿出电话,给吴晓波打过去。他如果知道高秀菊现在心里的想法,这个电话,他就不会打了。

    电话通了,他对吴晓波说:“晓波,谢谢你。”

    吴晓波正陪着几个客户在酒店里吃饭,听了刘万程这没头没尾的话,一时摸不着头脑,和客户打个招呼,走出房间来,才问刘万程:“谢我什么呀,你没喝多吧?”

    刘万程就说:“谢谢你安排好了高秀菊。”

    吴晓波愣怔半天才反应过来说:“这都多少天的事儿啦,你才想起来谢我?那你说,怎么谢我啊?”

    刘万程沉默半天,才说:“你不是想知道我和高秀菊什么关系吗?我现在告诉你,你猜对了。”

    说完这句,他就挂了电话,在车子里静静地坐了好久。

    吴晓波倒被刘万程的回答给闹愣了,好半天才想起来问他,对方早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把电话挂了。

    他倚在酒店的走廊墙上,大半天,才嘿嘿地笑了。

    吴晓波陪着的客户,是国外一家大型特殊机械生产商在国内的代理。

    那时候,由于国内劳动力的低成本,造就了低廉的产品价格。好多国外公司看中了这一点,都在国内设立代理商或分公司,将许多原本在其他国家制造的产品,转移到这个亚洲新兴的市场。

    限于当时国内落后的制造技术,国外公司想寻找一家合格的制造工厂,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但就是在这样一种风潮之下,国内制造业有识之士纷纷引进技术,奋起直追,成就了后来的中国制造。在这一点上,私企功不可没。

    铸造分厂的树脂砂生产线,已经开始渐渐露出原来的样子,估计再有三个多月,就可以试运行,然后就可以正式投产了。

    刘万程不能等到生产线投产再去找米下锅,当然会布置吴晓波提前掌握信息情报,事先与这些代理商联系,甚至是直接发广告函到国外的公司本部去。

    今天,吴晓波就是带着这些代理商一行,参观了铸造分厂的树脂砂生产线,然后拟定了一个初步合作意向。

    国外这家特殊设备公司,很早就在国内寻找配件制造企业,也委托过产品,但不是因为交货期就是因为产品质量太差,都失败了。像铸造分厂这样引进先进设备的铸造企业,他们还第一次发现。

    接到万程工贸的函件,公司总部立刻就指示国内代理商,带上专业技术人员,前去考察。

    他们对考察结果非常满意,生产线试运行的时候,总部还会派专业团队亲自过来评估这条生产线,如果合格,就会和万程工贸签订大批的订单合同。

    像这样的代理商或者是国内分公司,吴晓波已经接待了好几批了。按照刘万程的策略,那就是要这些客户去竞争,刀把子一定要攥在自己手里。

    在这一点上,他的思想不要说比江山机器厂那帮思想陈旧的领导层高出不知多少,就是比那些正在学习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日后发展起来的大型对外公司,也要高明的多。

    江山机器厂那帮人,根本就不知道推销自己,等着客户去找他们,只有挨人家宰的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