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71.偶遇(第2/2页)  重回下岗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号产品就完了!

    刘万程的这个算账方法,也的确是触动了以王局长为首的一些人的神经。近年来,许多的企业经营不下去,工人无处安排,可是找人接手倒了的工厂,人家只要地皮,其余一概不要,因为在人家看来,剩下的都是赔钱的累赘。

    国企工人抱着个铁饭碗,无忧无虑惯了,根本不考虑企业的艰难。只有像铸造分厂那些工人,企业真的倒了,他们出去混一圈回来,磨没了没有效率磨洋工的毛病,才知道得到一个有保障的岗位不容易,再次工作,才会珍惜自己的岗位,好好工作。

    所以,私企听见国企工人的名头就头疼,根本不拿他们当工人看,只觉得是累赘。不是实在没有办法,谁也不肯接收这些工人。

    曾经有不明就里的外资来办厂,觉得国企工人有技术,就全盘接收了。结果半年之后,这家外企宁可和那些工人打官司,也要把他们大部分裁掉。而那些工人还理直气壮,我们成了你的员工,你就得养着我们!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刘万程能答应接收所有的工人,和所有工人签订劳动合同,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再在资产上和人家这么算,人家当然不愿意。

    而国企这些设备呢,正如刘万程说的那样,能用,但是效率底下,跟废铁也没什么两样。而且还得花钱去把它们弄出去,对接手方来说,无疑也是一个负担。

    这就像上战场打仗,人家用飞机、坦克、大炮,你还在用弓箭刀枪,这仗不用打就知道胜负了。

    这种谈判,就不是王局长一个人可以决定的了。而且,谁来拍这个板,都要背上贱卖国家财产的嫌疑,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不转换更先进的产能,越干越赔,连工人都养活不起。转换产能,没钱。好歹出个刘万程,愿意把这个担子接过来,大家又担心背上贱卖国家资产的黑锅,这事儿就难办了。

    许多企业,就是被禁锢在这样一个圈子里,双方无论如何无法谈到一起。

    没有人愿意接手,企业也得想办法啊?这就给了少数人空子可钻。利用先天优势,或者近水楼台先得月,或者内外勾结,在上面焦头烂额,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利用了改制这个本来极好的政策,以极便宜的价格,甚至是空手套白狼,把这些原本属于全体工人的财产,化为己有。

    对于江山机器厂这个庞大的企业来说,一旦化为己有,还是可以变卖出许多钱来。然后大的落后产能,变成很小的先进科技,最终落个凤凰重生的名声。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