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此恨绵绵无绝期(第1/4页)  宫闱浮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家宴早早的散了,乾隆却没提今晚要去哪里留宿,他独自一人离了席后就漫无目的的在宫中乱晃,已经是将近亥时时分了,满宫里的喜气洋洋,许多奴才都要守夜,以祈求来年平安。

    乾隆的轿撵在甬道上行驶着,伺候的奴才们尾随着,不敢多说话,吴书来在下方跟着,他手上的拂尘都被冷风吹得乱晃动,抬起头来看了看座上的乾隆,他坐在御驾上,眉头紧紧锁着,吴书来明白他心中忧虑,除夕之夜,按照往年的惯例,乾隆都是要去歇在皇后的宫里的,可是今年,钦天监所言,纵然乾隆并未相信,总是要往心里去的。

    吴书来看了看身后跟着的敬事房新来的太监,为难道

    “万岁爷,您今夜要歇在哪?咱们还是去皇后娘娘那吗?”

    乾隆看向长长的甬道,积雪已经被扫除了些,屋檐上的雪水滴滴答答,听的人心中烦闷,他无奈的摆了摆手

    “去漱芳斋罢”

    这样惨淡的新年,乾隆自从登基以来,也是第一次过,他心中对一切都没有兴趣,满心都惦念着皇后的病情,可是钦天监所言,满宫里都盯着景仁宫,他也不愿在今日这样的好日子去景仁宫与皇后相对流泪伤心,阻了来年的福分。

    吴书来闻言却顿了顿,他尴尬的笑道

    “皇上,如今天气寒冷,您要去漱芳斋听戏,实在是于龙体有损”

    乾隆并不答话,只从御驾上冷冷的甩了下来一个眼神,吴书来也不敢多劝,他吩咐道

    “起驾漱芳斋”

    御驾经过甬道,朝着漱芳斋去,不远处的景仁宫在这熠熠生辉的紫禁城中,仿佛是最最黯淡的地方,它的主人,今夜也不再是这后宫中的明月,而是无比黯淡的星子,只想回到最原来的地方去。

    乾隆的轿撵从景仁宫前经过,景仁门紧闭,轿撵上的乾隆忍住心绪,并未扭头看一眼,御驾经过了景仁宫,吴书来仿佛听到了座上的乾隆怅然的叹了一口气。

    吴书来心中一凉,心中也不免为景仁宫娘娘难过了一刹那。

    乾隆下了轿撵,漱芳斋得了消息,戏子们早已装扮好,只等乾隆点戏。

    他或许是心情不好,点了一出长生殿,这长生殿,说来也有些故事,初初命名的时候是名唤沉香亭,又改为舞霓裳,三稿初定今名。

    长生殿问世的时候,正逢圣祖时期的佟皇后去世,洪昇因这出戏,不仅仅没得了恩赐,还被圣祖斥责赶回了乡间,悲愤至极,投河自尽了。

    自此以后,长生殿在民间流传开来,可是洪昇,这呕心沥血写出戏折子的人,终是无缘得见了。

    故事描写唐玄宗宠幸贵妃杨玉环,终日游乐,将其哥哥杨国忠封为右相,其三个姐妹都封为夫人。但后来唐玄宗又宠幸其妹妹虢国夫人,私召梅妃,引起杨玉环不快,最终两人和好,于七夕之夜在长生殿对着牛郎织女星密誓永不分离。为讨杨玉环的欢心,唐玄宗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海南岛为杨玉环采集新鲜荔枝,一路踏坏庄稼,踏死路人。

    由于唐玄宗终日和杨玉环游乐,不理政事,宠信杨国忠和安禄山,导致安禄山造反,唐玄宗和随行官员逃离长安,在马嵬坡军士哗变,强烈要求处死罪魁杨国忠和杨玉环,唐玄宗不得已让高力士用马缰将杨玉环勒死。

    杨玉环死后深切痛悔,受到神仙的原谅,织女星说:“既悔前非,诸愆可释”。

    郭子仪带兵击溃安禄山,唐玄宗回到长安后,日夜思念杨玉环,闻铃肠断,见月伤心,对着杨玉环的雕像痛哭,派方士去海外寻找蓬莱仙山,最终感动了天孙织女,使两人在月宫中最终团圆。

    戏台上紧锣密鼓筹备起来,一声鼓响,便依依呀呀的开场了。

    乾隆在戏台下坐着,他身外披着一件极厚重的狐裘,头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