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却认他乡作故乡(第1/4页)  宫闱浮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日子又过了半个月,太后却忽然传了旨意到和亲王府

    太后说要见一见福晋和世子。弘昼回宫已有许久,可一直未让福晋正式进宫问安,前些日子说是抱病,太后这次亲自召见,无论如何不能再躲了。

    和亲王府—

    临近除夕,宫中却传来了消息,说是太后要见见福晋及嫡子。弘昼

    送走了传旨的奴才,便命人去后院唤来宛舒及孩子

    天气越来越冷,弘昼身上的旧伤复发,连门都出不得,他坐在房中,轻轻转着手上的扳指,目光投向窗外朝这走来的一大一小两个身影

    伺候的奴才给那二人打了帘儿进来就退下了,这是和亲王府的规矩,下人极少,弘昼更是知道哪些是宫里头派下来的,素日里都说自己常年在外不喜人多伺候。

    只见一妇人携着小孩子进来,俯下身子行礼

    “妾身给王爷请安”

    弘昼站起身来双手扶起她,妇人眉目柔和,别有一股小家碧玉的美。

    弘昼一手拉住那妇人的手,一手抚上孩子的脑袋,那孩子不过六岁,虎头虎脑煞是可爱,眉宇之间像极了宛舒,平日里也很是乖巧可爱。

    他挥了挥手让房内伺候的两个人都下去,才放开了妇人的手,弘昼伸手摸了摸那孩子的小脑袋

    “麟儿乖,这里一切可还习惯吗?”

    那妇人见四下无人,闻言便拉住孩子跪下

    “妾身母子三人本是孤儿寡母,夫君死后便无处可去,多谢王爷收留妾身母子,如今以嫡福晋和嫡子身份相称,妾身更是受之有愧”

    弘昼见此急忙拉起二人,他亲自躬身抱起来那孩子

    “大哥于我有恩,若非因我执意回来,也不会令他大嫂本就是满族人氏,如今难不成做了我的福晋委屈嫂子了不成?”

    宛舒见他还是如此诙谐也跟着笑了

    “王爷说的哪里话,只是怕如此一来,有人要误会王爷了,耽误你觅得佳人”

    弘昼示意她坐下,亲自为她倒上茶水笑道

    “呵,无妨,我这一世都不会再娶亲,若非如此,多少王侯将相将他们的女儿塞给本王,本王还要谢谢嫂嫂呢”

    那妇人坐在了弘昼对面,这屋子里格外的暖和,安逸的日子过久了,她都要忘记自己也曾是刀尖上行走的人了,她看向杯中的茶水,滚烫的热水将茶叶冲泡开,自己就像这茶叶一般,在命运的水流来临之时无法反抗,她笑了笑

    “王爷既也说了掩人耳目,莫在这样唤妾身了,叫我宛舒便好”

    弘昼见她眼中浮起一层雾气蒙蒙,便知道她又想起了旧事,他挠挠头

    “是了,太后今日想要你与麟儿觐见,嫂嫂宛舒你本是满族人氏,有什么便说什么,不必紧张”

    清朝入关后,已历经四朝,满汉通婚已是常见。百姓虽是汉族人,往上论几辈,总会和满人挂上点关系。

    宛舒的祖父曾做过康熙时期的六品小官,祖上是正经的吴扎库氏,只是后来出外闯荡,跟着夫君,便也改了汉人姓氏称吴

    她点了点头

    “是”

    弘昼一手拉过孩子将他一把抱了起来

    “麟儿,从今往后你的名字就叫永璔,我就是你的阿玛”

    那孩子不哭不闹乖巧的很,眨了眨大大的眼睛点头道

    “永璔明白了”

    弘昼为他捻起一块点心,宠溺的看着他吃下,他知道自己这一世怕是没有子女之命,可是大哥临终托付,从今往后,这个孩子就是自己的儿子,如同亲生

    “宛舒,你祖上也曾是官宦世家,想必规矩你也懂得些”

    宛舒心下了然,回京的这些日子,府中也有嬷嬷教导

    “妾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