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蔓妮求助(第1/2页)  江南的雨朔方的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转眼三年过去了,钟山已经成为青山日报财贸部乃至全报社当之无愧的业务骨干,进报社第二年就入选报社三名最佳新人之一,第三年被评为十名最佳职工之一,一些重大题材,孟总有时会亲自点将,由财贸部记者钟山担纲。孟总当时承诺的住房也于第二年年底兑现了,是南山小区的一处五楼42平一室一厅单元房,经过简单装修,一家三口就搬了进去。来报社一年多就分到了房子,这是青山日报社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钟山调到报社的第二年,孟总在编辑部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变过去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旧有管理模式,引入甲乙丙丁稿考核机制,要求记者每月必须完成三篇甲稿。这一改,那些平时靠写小豆腐块混日子的记者日子难熬了,财贸部跑商业局的记者薛蔓妮就是其中一个。

    薛蔓妮的父亲是报社老总编辑的司机,17岁就来报社上班了,先是在印刷厂拣字车间当一名拣字工,后来读了个一年期的社会办学的新闻培训班,拿到了大专文凭,父亲就求老总编,把女儿安排到编辑部当一名记者,由群工部接电话的热线记者,又转到财贸部跑片记者。老五王学礼就曾不服气地对钟山说:“你到财贸部我服气,本事在那呢,薛蔓妮凭什么,不就是靠老子那点关系?现在听说跟你们主任也不清不楚。”

    薛蔓妮只长钟山一岁,工龄却长他8年,俨然已经是报社的老人儿了。钟山刚来报社那一年,薛蔓妮确实每次采访都拉着主任刘权威,与钟山则只是见面点头的关系。第二年,她开始对钟山表现出热情,有时放他办公桌上一只洗好的桃子,有时把采访单位送的一条领带、一件衬衫转赠给钟山。这时,钟山也开始注意这个薛蔓妮,个子不算高,大约不足一米六,人长得瘦瘦的,脸色发黄,常常要擦粉底打腮红才能改善脸色。最引起钟山注意的是她那一双似笑非笑的丹凤眼,薛蔓妮平时话不多,可是这双眼睛好像会说话一样。

    钟山大概了解一些薛蔓妮家里的情况,她丈夫是冶建三公司一名工程队长,长年在外地施工,孩子由自己的父母帮助照看,所以,她的家庭负担不重,才有条件每天上班头脸和身上都打扮得十分精细。

    钟山后来明白了,薛蔓妮跟他套近乎,无非是想让他帮助完成甲稿的任务。刘主任带她出去,只能是吃吃喝喝拿点纪念品,对她写新闻稿不能提供丝毫帮助。

    这天,薛蔓妮采写了一篇商业局在全系统内公开选聘一百商店经理,一位基层采购员凭借多年在商场上积累的经验参加应聘,在招聘会上侃侃而谈,最终赢得评委赞许,被选聘为一百经理的新闻。她写好稿子拿给钟山看,是一篇800字不到的消息,说这月还差一篇甲稿,就指着它出菜了。钟山翻看了这篇四页稿纸的稿件,通篇逻辑混乱不知所云,他感到奇怪,平日里古灵精怪说话有头有尾的薛蔓妮,怎么写起新闻稿来就像个白痴,文理不通,语法不通,错字连篇,想改,却无从下手。于是,让她复述一遍事情的经过,在面前铺上稿纸,半个多小时后,一篇眉标为“市商业局打破老规矩在全系统内公开选聘一百商店经理”,主标为“采购员脱颖而出全凭两个字:能力”的消息就完工了。钟山把写好的稿子从本子上撕下来交给薛蔓妮,薛蔓妮赶紧接过去,一边说“谢谢”一边铺开自己的稿纸一字一句地抄写起来。

    第二天早晨,这条消息就上了《青山日报》头版头题,老梅还配发了一篇题为《打破老规矩搬走铁交椅》的短评。下午甲稿评选结果公布了,薛蔓妮的这条消息毫无悬念地被评为甲稿。大家围在评报栏前观看时,石编辑悄悄对钟山说:“薛蔓妮不知怎么突然开窍了,以前总编室谁见到她的大名谁头疼,避之唯恐不及,我编她一篇小稿子,得出去抽好几次烟才能完成,真是驴唇对不上马嘴。这篇消息,我竟然几乎一个字没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