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三:青岛梦.泰山魂(第1/3页)  人生:第一部:天涯寻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很多朋友都曾经问过我:“可以说你已经走遍了整个中国,你所走过这么多的地方,那个地方的印象在你的记忆中是最深刻的?”

    我说:“是山东的青岛。”

    但我对青岛的印象并不是它那充满现代气息的都市风光,也不是它那风景如画的观光景点,更不是它那让人迷恋的海滨浴场,我对青岛的印象,只是一个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外加两个六十多岁的老大妈。

    从苏州出来后,我顺着北上的道路来到了连云港,然后我顺着黄海的边沿路线,一路走走停停,大多是以步行的形式,一面走一面浏览着大自然的风光美景。

    一九八七年的七月,我终于到达了青岛。

    美丽的青岛,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青岛是一座海滨山城,独特的海陆地貌特征造就了青岛海上有山,山海相连,城海相融的城市格局。“山c海c城c文c商”犹如五线谱,演奏出青岛旅游独特魅力迷人乐章。“海上都市,欧亚风情”是青岛城市风貌的真实写照。市区红瓦绿树,青山环绕,座落着风格迥异的24国建筑,每一座建筑,都写着一段历史,演绎一出故事,展现出东西文化交融的丰富内涵,构成一幅现代海滨都市的壮美画卷。崂山风景名胜区,兼具山c海c林c泉c瀑之胜,海光山色相融相映,云蒸霞蔚变幻无穷。山海奇观c道家文化为崂山赢得“海上名山第一”之誉。

    青岛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家园。红瓦c绿树c碧海c蓝天辉映出青岛多彩的身姿,赤礁c细浪c彩帆c金沙构成青岛靓丽的海滨风景线,史文c宗教c民俗c乡情c节日庆典赋予青岛旅游丰富的内涵。浓缩近代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具有典型欧式风格的多国建筑,形成了青岛中西合璧的都市风情。

    青岛的街道整洁而秀丽。在青岛的第二天晚上,我被车站的工作人员从候车室里赶了出来,我想着看一看青岛的夜色也好,顺便找一个地方过夜。午夜的十二点后,街道上冷冷清清,清爽的海风吹得我满身有着一股舒服感,虽在午夜,但也同样让我精神爽朗。我背着背包独自走在行人稀少的街道上。(八十年代的城市,人们的夜生活没有现在那么丰富,人少,车更少。)

    我顺着市区向郊外走去。

    在一个安装着红绿灯的十字路口,(那时候中小城市里还很少安装红绿灯,我记得在我家乡的城区里,还只有一个红绿灯,但也只是用来装饰罢了,从来就没有人按照红绿灯的规矩行走。)我的对面走着两个六十多岁的大妈,街上也只有零星的行人,看不到有车。

    我看到两个大妈已经走在了斑马线上已经有两米远了,红灯突然亮了起来,那两个聊天正起劲的大妈突然间停住了脚步,她们俩相视一笑后,调转身子走了回来,站在路边静静地等候着绿灯的亮起

    那个路口那时候没有一辆车经过,就连自行车都没有一辆,但她俩却一如既往地站在原地。周围也有着零星的行人在等候着,也一样在静静地站着。

    我就站在大妈对面斑马线的另一方向,我面对着她们,一种敬佩之心油然升起,我面对着她们,就象面对着一种神圣份责任,一份对社会的尊重,更是一份对自己人生的尊重。

    几十秒的时间,让我有着过了几十年的感觉,我的整个心c整个人,就象被由头到脚重新清洗了一番,这个细微的情景,试问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做到更何况是在八十年代的深夜,在一个八十年代没有一辆车经过的深夜,我感动,我敬佩,我深深地为着两位大妈有着如此的举动而感叹!

    绿灯亮了,两位大妈走了过来,她们从我的身边走过,脚步是那样的沉稳,那样的让我叹服。我静静地站在原地,目送着她俩渐渐地走远,渐渐地在我的视线中消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