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不待昙宗说完,马上又补了一句。
“哈哈哈哈,如何还争起来了?老子不是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吗?”秦明章缓缓说道,转瞬语气一变,“影盟尚未发话,尔等便要定夺我弟子生死,不觉欺人太甚吗?!”
说着,慢慢走到了正中,挡到了秦万年身前。
“你们两家斗了百年,一人错杀就让你们消弭分歧?你佛门,蛊惑帝王大兴佛门,反被利用,最后竟蛊惑臣子作乱!《华严经》开篇便是‘其地坚固,金刚所成,上妙宝轮及众宝华、清净摩尼以为严饰,诸色相海无边显现……其菩提树高显殊特,金刚为身,琉璃为干,众杂妙宝以为枝条,宝叶扶踈,垂荫如云,宝华杂色,分枝布影;复以摩尼而为其果,含晖发焰,与华间列。’可谓极尽奢华,还谈什么‘无色无相’、‘照见五蕴皆空’?行走世间,却自称‘十方无影像,三界绝行踪’。聚敛钱财无数,还自诩无欲无求。如此宗教,有何颜面监管我影盟弟子?”
秦明章所说的“蛊惑帝王”和李淳风提到的宝志,指的都是南朝梁武帝萧衍之事。萧衍晚年崇尚佛道,曾以宝志和尚为师,后竟三次出家,命大臣将自己赎出,还鼓动王公大臣信奉佛教,最后大臣侯景叛乱,将其囚禁,最终饿死。
而也有说法认为,当时南朝佛教昌盛,拥有田产无数,却不纳税,使得国力凋敝。若是强行打压,容易引发动荡,故而梁武帝另辟蹊径,身入佛教,并以此掌控佛教财富。佛教能得帝王支持,本十分欢喜,等到发现不对时,梁武帝已是朝野公认的佛法精深,早已无力抵抗,便鼓动侯景叛乱。
昙宗怒不可遏,可秦明章句句出自佛经,一时竟不知如何应对。
“善哉善哉!”众武僧中不知何时多了一个面容悲苦,却未拿武器的中年僧人,身后还跟着一个青年僧人正若有所思地看着秦明章。
“贫僧道信,听闻施主论经,便来解答一二。”道信的表情就像是面对一个虔心向佛的百姓,“五色皆空,于吾等无异,于世人却有异。若明白‘色即是空’,又何须渡化?佛曰‘妙行无住分’,菩萨无住相布施,方能度一切苦厄。虽无住相,但度人方式却因人而异。世人为五色所迷,自当以五色引其证道,佛在心中,又何罪金刚琉璃?”
道信只拆解了一个问题,没有直面所有,但还是记下了秦明章的一些话。这之后,他与弟子弘忍号召禅宗群居劳耕,后来百丈禅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当然,这是后话。
秦明章没有再说,转而看向袁天罡:“你道门,助周武帝灭佛,不想武帝随后还想灭道,便联合佛门暗下毒手。”
“一派胡言!”成玄英怒喝。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这就是你们的教化万民之道?”
所有人都用复杂的目光看着秦明章,没想到他对于佛道的典籍如此熟悉。
“道可道,非常道。经文繁多,自有人误解,何况阁下断章取义。”袁天罡淡然化解了秦明章的攻势,“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任你颇多口舌,今日却是必须交出你这弟子。”
“我弟子愿引颈就戮,我却不能坐视。想要人,先问问我的影杀剑!”说着,影杀剑出鞘。
随着秦明章拔剑,一边的影子也纷纷拔剑,竟有了慨然赴难的决死之气。
“咚!”
半月大剑插到了秦明章身侧,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