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30. 伤了有人抬,死了有人埋(第1/2页)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八连这防线过长,左侧侧翼没有其他部队保护,八连只能是这样了,只要有敌人来了,马上向主力部队发起警报。

    现在算是把九连作为主守,守在无头岭,七连作为副守,协助守在五公岭,八连作为警戒,守在江边一带。

    重点守卫的九连和七连,把八连当鸡蛋饼一样,摊得很开,不过八连善攻,兵力分散开,他们也灵活一点,不让他们死守在一点上,也是有利点。

    到时候,万一日军会沿锦江而上时候,八连除了警戒作用外,也可以进行进攻性的主动防御,不死守,以攻代守,扬长避短。

    只要八连拖住日军半天时间,三营就能调动兵力去救他们去,还有背后的151、153团,都是纵深防守的靠山了。

    三营剩下还有个机炮连和营部,三狗把他们放在无头岭背后的一里地,也就是五百米,比规定少了五百米,正常规定,营部指挥所是要和火线保持一千米的距离的。

    ……

    三狗带着营部匆忙查看地形、分布兵力后,把营部安顿好,就甩开外套,和战士们一起,开挖工事了。

    三营的地形偏平缓,一营的寮山最高,接下来二营的沙古岭稍微矮一点,到了三营的无头岭,只是几个小山包了,至于过了五公岭后,快到江边了,更是一片农田。

    三营营部在五公岭后面,也是农田和小村庄,现在三月份,上高高安这边一直在下雨,已经连续下了十几天了。

    三狗和战士们一样,戴着斗笠,穿着雨衣或是蓑衣,在略带着寒意的田野上奋力开挖工事。

    由于地势低,战壕没挖多深,就有泥水出来,还有上面落下的雨水,整个阵地泥泞不堪。

    即使壕沟挖出了排水沟,也是不能一下子解决这个积水的问题,三狗隐约有一点当年在上海北郊罗店的感觉了。

    营部的工事主要是卫士排和营部人员在挖,营部人不多,但必须要挖出至少一个防住日军重炮的掩体,这个工程量可不小。

    大家累得跟牛一样,直喘气,但还是不得不要抓紧时间加快挖,据前面师部骑兵搜索连的侦探回来说,日军20旅团离这里只有半天的路程了。

    我去,这工事还只是个雏形,日军就要来了,这个鬼天气,和鬼子一样可恶,三狗一边暗暗咒骂着,一边手不停地挥着十字镐,往深里挖。

    其他人看着营长老大都在奋力开挖,都不好意思偷懒了,也跟着拼命挖,先要挖上一个大坑深坑,可这积水很多。

    没办法,有的人就找来老乡家的水桶水瓢,一边挖,一边把积水勺掉挑走,同时找来门板在上面搭起雨棚,遮着不断落下的雨水。

    最后大家都成了泥猴子,到了午饭时候,三狗顾不上坐下来吃,只是洗个手,抓了几个包子,叫上秀才,一起边吃边骑上马,去视察三个步兵连的工事去。

    步兵连的人多,干活快,九连现在已经把无头岭的环形工事挖出了三道以上了,还挖出了前沿的前哨阵地,干的不错,毕竟是宝华山出来的矿工部队。

    九连以前的框架主要是宝华山的老乡,那边有很多是矿工,挖起地道来,个个都是行家里手。

    只是在这里不太行,地质太软,都是红土和黄土,虽然好挖,但要到处找木头木桩子来加固。

    加上这段时间一直在下雨,之前在赣江边上的高山夹那边,有以前别的部队挖好的工事,大家过去只是加固改良一下。

    现在这里可不一样,全都是要自己新开挖的,雨一直下着,很少烦人,无头山毕竟是几个小山组成的丘陵,相对会好点,可以依山而建,沿着山腰挖出几道环形工事。

    到了七连的五公岭,地形就低矮很多了,七连也没有办法,二百来号人,也是挖得跟泥猴子一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