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03. 围住泗溪杜家大院(第1/2页)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军第34师团第126联队第二大队大队长木下少佐为了方便撤退而选择了泗溪核心阵地的杜家大院。狂沙文学网

    但不单单是看上其交通方便,还有是这个大院有其独特的一面,杜家在泗溪算是一个大户,家里有钱,人多,财丁兴旺。

    为了防盗防匪,杜家把他们的大院宅子修筑得很坚固,四周的高墙没有开窗户,只开小小的孔。

    最外围的一人来高的墙体,厚度达到一米,还是大石头砌成,主要是防止土匪挖洞破墙而入,还有是防火,火烧上半天,也烧不坏,烧不焦。

    为了防火,门口还挖了个大池塘,随时可以取水,也是为了风水,为了风光景色,池塘的水和外面的溪流相接,活水,可以取用,和洗洗东西,方便民用。

    大院内还有一个水井,就算是被围住,也有水喝,如果囤了粮食的话,守上个个把月没有问题,当然是针对土匪而言。

    也是为了囤粮食,大院内还挖了地下室,这就成了军的地下指挥部。

    昨晚51师的山炮对泗溪一顿炮轰时候,这个大院只是在天井中挨了一炮,炸塌了其中的一间房,对主体结构没有影响。

    躲在地下室的大贺茂中将也逃过了一劫,现在他溜走了,就留下木下少佐的第二大队来掩护。

    第二大队早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步兵大队了,在镜山口恶战后,一度被三狗他们三营给打得瘫痪,损失惨重,一个步兵大队剩下不到一半的战斗兵了,不得不撤下来修整。

    可这一修整,就轮到他们来做最后的掩护部队,对于木下来说,实在是冤,对于三营来说,老对手还在这,还没走。

    当然三营的战士们还不清楚这些,只有到打完仗后打扫战场时候才了解这些事。

    现在整个泗溪到处都是枪炮声,军第二大队的残余力量,大部分被分割包围在一栋栋房子里,被逐一的消灭。

    当然战斗最激烈的还是在杜家大院这边,明眼人都知道,这里肯定是军的老巢了,很有可能34师团的师团长大贺茂就在这里面。

    因此三营的部队率先就冲了过来,在泗溪呆了那么久,三营的战士们心里也很清楚那栋房子适合防守,那个巷子口会遭到来自哪里的交叉火力。

    率先冲到杜家大院的是机炮连三排,机炮连副连长兼三排排长王维栋带着不到四十来个战士,很快就包围了这个大院。

    王维栋先礼后兵,先是叫会语的战士,用语对着大院内喊话,叫军士兵放下武器,出来后可以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甚至连合理的财产也会得到保障。

    这些攻心战术,好像对鬼子没有啥用,三营用过很多次,但几乎没有几次奏效的,但还是要试上一次。

    毕竟这个大院大家都很清楚,没有重火力,单凭大家这点子弹手榴弹,根本打不下来,就算是拼了老命打下来,也得要牺牲不少自己人。

    能兵不血刃是最好的选择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古人用兵者都很认同这一点。

    至于杜家大院里的鬼子吃不吃这一,也没有关系,至少是让部分军底层士兵有点心动了,战斗意志有点小小的瓦解也是不错的。

    不过军表面上肯定是置之不理的,还对着王维栋这边喊话的藏之地开了几枪。

    先礼后兵,礼先了后,接下来就要用兵了,王维栋和几个班长一商量,决定还是先试探地进攻。

    试探出敌人的火力点,再用掷弹筒能不能打掉,然后派出爆破兵去炸开大门和后门,两头夹击。

    主要是现在的机炮连底下几个排,为了追击敌人,暂时都改成了步兵排,大家先把迫击炮和重机枪让骡马在后面拉着,人还是背着步枪和手榴弹,向前快速地追击。

    出于机炮部队的习惯,王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