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46. 吃肉要拼命,喝粥混日子(第1/2页)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至于后勤保障,第一保障的就是手榴弹,平时连队里储存最多的也是手榴弹,对于手榴弹的痴迷,三狗比其他连长还要执着。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作为一个基层的连队,没有什么重火力,面对日军随便一个小队,都很能对抗,没有远距离投送的炮弹,就依赖于“手臂炮”,就是手榴弹。

    鬼子有大量炮管发射的炮弹,而我们没有,但我们有自己的手臂,就拿手臂当炮管吧,虽然发射得近一点,只要扔在鬼子人群里,照样炸死鬼子。

    靠近了用手榴弹炸,然后亮刺刀冲,把日军的重武器威力减轻到最低限度,作为目前中国军队的基层连队,唯有此法,才能在战场上生存下来。

    因为正规军,不是游击队,游击队可以游走于广阔的大山平原之间,因为他们不需要担负抵抗正面日军主力部队,也不在乎失地。

    而正规军,作为政府的国防军,是担负起保家卫国寸土必争的重任的,是要在正面战场硬扛住敌人主力部队的。

    要是都学游击队,避重就轻,都不守土,最后到哪里去打仗?流亡到国外去?没有土地,哪来的物资生产和供应?最后,难道拿石头来和鬼子作战?

    而正面的硬碰硬,主要是靠远程投送武器和重火力的对抗,飞机c大炮c坦克等,这些,目前中国军队和日军相比,均处于下风,几乎是没有什么对抗性。

    所以,作为没有多少重武器的正规军基层连队,成了人肉盾牌,在飞机大炮坦克的钢铁风暴面前,成了最先牺牲的那一批人。

    可想而知,正面战场的残酷,在这里展现无遗。这也是国家落后,自己不思进取,就被外面力量打着赶着,向前发展,这是国家成长的伤痛,也是时代发展的阵痛。

    这些,都是三狗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饱受其害的痛苦经历,没有什么人,能比当时国军的基层官兵,对国家军工的渴望,对日军重武器的绝望。

    所以,在连队里,可以慰藉的,唯有手榴弹,所以每次补充弹药时候,三狗都是尽量先饱和手榴弹的存量,每人身上能多带手榴弹,就多带几个。

    当然,现在连队还配发两个掷弹筒,每个掷弹筒的榴弹基数为16个,总共才32发,两下子就打完了,而且,这玩意对技术要求挺高的,一旦掷弹筒发射兵伤亡了,等于就废了。

    而手榴弹,傻子都能扔,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所以,在当时的中国军工,大量制造手榴弹,部队大量装备。

    连队是没有重机枪配备的,营里有一个机炮连,装备了几挺重机枪,这可是营里的宝贝,轻易不能乱动的。

    一般的营长还舍不得拿出来用,更舍不得分拨下到连队去用,除非在战场上不得不要用的情况下,才会分开使用。

    至于迫击炮步兵炮等,连队的人,想都不要想,就算有竹竿萝卜这样的打炮高手,除非去炮兵部队,不然,只有羡慕流口水的份。

    不管怎么说,能有这样的兵员补充和武器装备,在当时的中国军队里,算是非常好的待遇了,中央军嫡系部队才有的事情。

    74军从组建起到现在,才半年时间,谈不上是中央嫡系部队,74军58师可能算是,大部分都是委员长家乡的浙江人。

    58师的第一任师长也是现在74军第一任的军长,俞济世将军,也是委员长的远亲,这点算来,58师算是嫡系部队了。

    而51师就不算是了,51师的前身是由几个保定编练团组成的补充一旅,虽然保定编练团是军政部自己操作的部队,但属于新军,待遇比杂牌军好一些,但还谈不上是到了中央军的高度。

    后来补充一旅在“剿匪”和西安事变护驾有功,得以扩编成51师,属于半嫡系半地方的部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