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爽当天宴请李休,并且给李休所带的大军给予供给。不得不说,荀爽在平原可谓是财大气粗,他见李休手下装备不好,便大开平原府库之门,为李休的兵马更换了一大部分装备,使得李休欠下了一个天大的人情。
荀爽是一个温厚的长者,随着对荀爽的了解加深,李休对于荀爽只有敬佩二字。
李休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想要让荀爽相助,而荀爽,此时也当起了甩手掌柜,把平原的兵事全部交给了他的侄孙荀攸。
荀爽对李休说荀攸在军事上的天赋是荀家这一代最强,荀攸的决策就是荀爽的决策。
在这些日子中,李休通过荀家得到了一个情报,自己的祖父,东莱校尉李奉在前日带兵杀入北海城中,成为北海的第一支援军。
李奉所带的兵马并不多,只有六千人,虽然在黄巾起义之后东莱郡全郡征兵,兵力达到了两万,但是东莱本郡却是需要兵马驻防。
李奉所带的六千兵马都是经由他一手训练,乃是一等一的精锐据说北海城下一战,李奉生生的将张梁所带领的一部黄巾军撕开了一个口子,得以进入北海城中。
李休为自己祖父获得的胜利而感到欣喜,但是他的注意力却不在李奉的身上,而是在一员小将的身上。
据说北海一战,有一员小将随李奉冲阵,可谓是勇冠三军,名叫太史慈。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太史慈可是日后东吴的第一悍将,和小霸王孙策在神岭一战不分胜负,后镇守南方,牵制荆州兵马可谓是文武双全。
李休得到消息称,太史慈是东莱的都尉,也是东莱校尉李奉的关门弟子。这个消息哪能不让李休喜出望外,有了这层关系,这个日后的江东悍将,怕是跑不掉。
李休的原计划是解了平原城之围,然后会和平原的兵马从后方攻击东武,与围攻东武的官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击败邓茂之后,再救援北海。
而现在,李奉在北海,李休的计划便要作出的改变,李奉是李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李休绝不容许李奉有什么闪失,北海守军加上李奉的兵马也有三万余,但是别忘了在北海城外可是有着十万黄巾军,一旦李奉有什么闪失,李休将内疚一辈子。
李休与荀攸商议联合出兵之事,荀攸给出的建议与李休先前的想法不谋而合,也是从平原出兵拿下东武,再与东武官军会和共同出兵北海。
据荀攸估计,平原诸县的兵马再加上李休和东武的官军,兵力将达到五万,以五万大军救援北海,这胜算要大得多。
但是在此时,李休给出了不同的意见,就是先派一支人马前往北海,相助守城,确保北海不失,然后主力部队对决邓茂的东武黄巾军。
在荀攸看来,现在应该集中力量打通东武,李休的做法缺少斗志,但是以目前的局势来看,李休的做法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北海相孔融热衷文学,是一个纯粹的儒士,手下兵马的战力之差是众所周知的,能够守住北海那么久孔融可谓是竭尽全力。但是这不代表北海城没有危险,虽然有李奉的加入,但是北海的城外可是有着十万大军。
“重光,既然如此,我便从平原军中抽调五千兵力驰援北海,平原无大将,你必须随我去东武。”
闻言,李休的眉头微微一皱,随即便舒展开来。
“公达,平原虽无大将,但是我的手上的徐盛管亥史涣蒋钦皆是一等一的悍将,东武的黄巾军虽多,但是却是一群乌合之众,北海才是重中之重,若是要往北海,我亲自领兵方有胜算。”
“李重光,你莫要得寸进尺。”荀攸的脸上露出怒色,以他的性子肯退步已经给了李休很大的面子,而现在李休居然那这种理由搪塞他。
”我只要兵马三千,我手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