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中华第一笛(上)(第1/10页)  考古中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79年秋,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小学教师贾建国在带领学生开荒种地时,挖出一些石铲c陶壶。有一定文物保护常识的他,把发现的物件上交到县文化馆。

    贾老师当时不会想到,他的这一举动,造就了“中国二十世纪一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贾湖遗址。

    遗址中有房基c陶窑c墓葬及数千件遗物,也有契刻符号的一批甲骨。8000年前贾湖契刻,与比它晚四c五千年的殷墟甲骨文,有着惊人的相似。这里不再论述该契刻的文字意义,要说的是其中发掘的16枚骨笛,引起考古专家的关注。

    这16枚骨笛,采用猛禽的腿骨或翅骨制作而成。它们形状固定,多为七孔,有的先刻好等分符号,然后钻孔。在河南博物院展出了一支七音阶鹤骨笛,全长222厘米,七孔,磨制精细保存完好。在靠近第七孔的地方,穿有校音的一个小圆孔,说明当时制作骨笛前已经过精确的计算,制成后还用加小孔的方法调整音差。可见古人对乐理的了解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具有音阶之间距离差别的基本概念。骨笛发现后,河南省文化厅在郑州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一位专家走上讲台,向与会者展示了一只骨笛,并用它吹奏了一曲家喻户晓的河北民歌《小白菜》。骨笛发出的悠扬曲调,如泣如诉,哀怨悲伤。

    遥望远古的蛮荒时代,有一个音乐天才,他(她)不仅能够用高超的手工艺c工具,制作出难度很大的乐器。还能够根据人类音调的高低,唱歌声音的节奏,创造了应该和今天人们一样的音阶。为了纪念他(她),或者按照他(她)的遗愿,在他(她)死后,人们把这一伟大的发明埋在了他(她)的身边,留给七八千年以后今天的人们一个惊叹!

    《考古中国》考证,这个音乐天才就是伶伦。

    伶伦又称泠伦,是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吕氏春秋仲夏纪》载,泠伦为黄帝时代的乐官,中国音乐之祖,发明律吕,据以制乐的创始人。“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

    她,是一个女人。

    她和她所制作的“箫管”,出现于今天的考古发掘,起于轩辕经历的第三次迁徙。

    那一天,附宝在家用石纺锤打麻线,快到煮饭的时辰,蓝玉来说火石没有了。附宝放下手中的打纬木刀,找了一下,说:“我们也没有了,你去向祝融首领要。”蓝玉正要走,附宝又关嘱她:“要到了,也捎一块给我。”

    祝融不在,人说上山寻火石去了,她就找上山。祝融正和少典在一个山壁研究石头,蓝玉告诉说:“没有火石煮饭了,我们不会找,来跟你要。”

    祝融问:“你们不是会钻木取火吗?”

    “钻木取火不如火石好使。”

    蓝玉接了火石就和祝融聊天:“石头和石头都一样,怎么你就能认出火石。人都说你是神农氏的火神,你是神吗?”

    祝融笑道:“是啊,我就是神,神就神在祖先燧人氏把这个技能传给我,知道什么是打火石。正在这里教少典呢,等他学会了就能够帮你们辨认。”

    蓝玉拿了火石下山,穿行过一条羊肠山道,迎头碰上有扈。山风吹起年轻姑娘一头秀发,白里透红的粉面,粗麻布衫下饱挺的胸脯,有扈看得目瞪口呆。他又摇头晃脑唱《八佰歌》,蓝玉不听,就明白地向对方提出性要求,被拒绝了,毫不犹豫地扑上去,两个人撕打起来。蓝玉就是不肯,一边喊救命,一边用力地挣扎反抗,把有扈的脸都抓破了。有扈脑门上的血流下来,遮住了眼睛,他晃晃脑袋,眨巴眨巴眼皮,再看身底下的蓝玉比先更红润好看了许多,不仅激情更狂,抓住蓝玉的头发用力朝地上磕。地上是石头,蓝玉被磕昏了不能动弹,有扈掀起她的裳,强暴了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