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章 、奇异的积石冢(上)(第1/6页)  考古中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89年秋,辽宁省西部凌源市建平县交界处,属于红山文化的牛河梁积石冢发掘。

    中国古人把隆起的坟包,称为“冢”。因此,考古学家便把牛河梁那种用石块堆积起来的墓,称之为“积石冢”。所谓的积石冢,就是建在山梁或土丘的顶部,通常把山顶进行修整,之后垒砌石块,在石砌范围之内砌出的石棺墓。冢中心部位经常是砌一座大型的石棺墓,边缘部位砌数座小型的石棺墓,上边再堆放石块,从而给人一种山陵似的感觉。

    其中,4号墓墓主人的尸骨,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这一具尸骨,虽然也和平常人一样的直身仰体,却摆放成两条腿骨交叉叠放,成“交”字形这样一个姿势。其它的墓里没有陪葬品,唯这里有许多造型精美的玉器。

    随后这一地区发掘的几个大小冢,尸骸都没有这样的摆放姿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时,从天文学角度,对这具尸骨的身份考证。认为这个墓主人在埋葬时,两条腿是有意摆放的,表示着一种意念,就是人和天神的交融。他,可能是氏族巫师,或者是首领兼巫师。

    无愧为专家!

    时间回溯到数千年前,这个尸骸的主人,就是有熊氏的巫师兼代理首领巫男大公。

    那一天,他是这样死亡的。

    每一次围猎,女魃都把那些活着的小兽全部放掉。

    她解释说:“自从你们来了以后,因为虎狼这些大小神祗被狩猎,牛河梁的兽越捕越少。兽和人一样,都是从小长到大,如果不分大小斩尽杀绝,以后会坐吃山空。这样,把小的放在山林里养着,长大了让它们再生殖,才能生生不息无穷无尽。以后捕猎不允许杀小兽,不管是吃肉的兽,还是吃草的兽。”

    有熊氏的人不能理解,因为自己捕到的兽大小一样吃。有人说:“小的兽也是一块肉,烤了香喷喷的,好吃。辛辛苦苦捕来的,又放了,岂不可惜。”

    有人说:“就是。普天之下,兽多着哪。”

    女魃不理睬,她留下两只成年的羊。叫西陵:“用麻绳拴起来,备着两家祭祀用。”

    西陵把羊拴在一个山洞里,给它吃草,给它喝水。羊一天一天快乐的生活着,不知道自己哪一天将要成为牺牲品。每一个氏族因为祭祀的需要,都有过这种做法,大家习以为常。但轩辕却从中受到了启发,一次围猎后,他带回两只小羊,抱着送给嫘祖。嫘祖说:“规矩是不捕小兽的,你这样做,大首领会生气。”

    轩辕说:“哦,嫘祖,我想的是,兽可以放在山林里自养,不是也可以放在家中伺养吗?”

    嫘祖不懂:“什么叫伺养?”

    轩辕这样设想:“你看,准备牺牲的兽,都不是祭祀时捕获,而是先前捕猎中留下来的。因为祭祀时间不确定,兽就一直养着,也给它们吃,给它们喝。以前一直没有想过,如果把这些捕获得的兽,不杀死,而是就这么养着,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嫘祖依旧是直观的看法:“那不还是一回事嘛。大首领已经让西陵氏养着了,不需要你再做这件事。”

    “你还是没懂。这样吧,你先养起来,以后就会知道了。”

    他在西陵氏居住的山洞前,做了一个羊圈。按照建筑房屋的样式,有围栏,有门,也有顶棚。

    嫘祖看了有趣:“嘿,你还给它们造屋子。”

    “兽和人一样,怕风怕雨,也需要通风采光。”

    “我知道,也和人一样吃草谷,喝水。”

    一心一意的养了起来,就是想不明白轩辕的意图。

    果然,女魃过问这件事了。她把西陵找去:“你们家捕了小兽回来?这不是有意破坏规矩!”

    西陵慌忙解释:“哦,大首领,是这么一回事。是那个轩辕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