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轩辕剑(上)(第1/10页)  考古中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新石器时代金属物的发掘也屡见不鲜。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06年开始,对麦坪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11324平方米范围内发掘出182处史前房屋遗址,167座墓葬,725个灰坑及陶c石c玉石器上万件,其中有大量的铜器。

    西安半坡的仰韶文化遗址中,都个别地发现了成份不纯的黄铜片。

    姜寨遗址发现黄铜片黄铜管,还有两片形似宝剑的金属物。

    以上发掘都属于铜。

    山东省胶州市三里遗址中,出土过两件铜锌合金锥。

    1975年甘肃省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有专家认为,这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

    “帝(黄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

    这里所说的铜,是单一铜,还是青铜?是否存在传说中的轩辕剑,黄帝曾经用它征服天下,建立邦国?

    青铜时代是从黄帝开吗?

    宁封子殉身冶金炉,昆吾人悲痛欲绝,氏族决定封了这孔窑。这一庄严肃穆的事,当然由赤将子来完成。巫师隶首主持了一个祭祀仪式,赤将子探身进炉膛捡骨殖,一个惊人的的发现使他不敢相信。炉膛里冶出了一块已经冷却了成饼状的金,不仅和以前冶出来的金颜色不一样,而且质地坚硬无比。

    “我们炼成真金了!”

    他把这一块金高高的捧在手中,大声的欢呼起来。

    族中有一个叫容成子的人,看了说:“不错,这的确是真金,和九黎人的一样一样。可是,宁封子他老人家已经炼出了真金,怎么又殉身呢!”

    原来,宁封子最后带进炉膛里去的那块石头,不是他已经知道了的铜石,也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锡石或铅石,他阴差阳错地完成了一次合金的过程。以往不管是烧陶还是冶金,成品出窑或者出炉之后,窑工都必须及时清膛。也就是把原来炉膛清理干干净净,再投放下一炉的材料。宁封子冶金和烧陶,也是一样的操作程序,只烧一种石头。不知道九黎人的金是合金,必须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石头合炼,所以久久不得成功,以至于愤死炉膛。最后一次和身投放石头时,炉膛里正在冶炼之前的石头,没有清膛,刚巧两种石头混合在一起,符合了合金冶炼的原理。正在冶炼中的铜石,和锡石或铅石混合在一起冶炼,这种合金就是青铜。

    青铜是红铜(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熔点在700一900c之间,比红铜的熔点(1083c)低。含锡10的青铜,硬度为红铜的47倍,性能良好。陶器的烧成温度,习惯上也称火候,从目前的测定情况来看,黄河流域一般为900~1050c,烧成温度较高。长江中下游一般为800~950c,明显地低于黄河流域。华南早期陶器为680c,而晚期陶器则为900~1100c,前后有较大变化。这些差别,主要与陶窑结构及制陶工艺的发展水平有关。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发展,以黄河流域为最先进,陶窑的出现也最早。随着陶窑结构的进步,可将烧成温度提高到1000c以上,这不但提高了陶器的质量,而且为金属矿物的熔化,为冶金术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现代学者在研究古人如何最先发明青铜器时,猜测为种种偶然的原因。《考古中国》不知道欧冶子最早是如何发明合金的,宁封子拿锡石或铅石,和自己一同进入了炉窑,当时没有任何人在现场。他自己当然也不知道,正在冶炼的铜石,偶然合成了别一种金石,才能形成合金。赤将子在炉膛里看到已经冶炼成功的铜石中,有这么一块合金石,因为自己经常参与烧陶和冶金,有经验,马上就知道了冶真金的原理。这一秘密,他没有告诉容成子,只含糊其辞道:“精诚所至,金石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