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思想和心(第1/2页)  东北出马实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在睡梦中我梦见了佛陀,我跪拜于佛前,我问世尊,思想和心的区别,世尊告诉我真理二字!我便从梦中醒过来,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可我纠结于心,我常常劝别人,修行不要纠结c不要气燥,可今天,我真的很纠结。我心中突然出现了很多的疑问!我问了很多人,有的人说我太过于执着,有人说,思想和心是相同,还有人说思想和心是不相同的,有争论,难道这是每个人领悟的不同?

    我确定思想和心是不同的,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而现在很多人却已被这两者所迷惑,从而导致无法心神合一,反之会心神不宁,思想和心是相辅相成的,思想是修行中主要成分之一,它会干扰心的方向,而心也会干扰思想,从悟的方面来看,我个人认为每个人的思想是“无量无边”不可估计的范围,而这种范围却生出了善与恶,残暴与慈悲,对与错,而变生起“心”之“念”,善念c恶念c正念c邪念,人的思想,会随着磁场的不同会出现波澜起伏,随之己心,而现如今的我们,想要到达修行的彼岸,首先要知道,舵如何去掌握才能使“船”不失去方向!而且要面对各种不同的磨难与考验,一个人翻越数万的大山,行走万里的路程,这时,每一个脚印都是伴随着思想而前行,前行的道路上却是有着无尽的烦恼,阳光照耀世间万物,春雨滋润了众生,却洗涤不了虚妄的思想与内心,“阳光”是修行道路上的明灯,修行的道路上,需要的是真实的勇气和真实的自我作为后盾,在五浊之世中,所有的人会根据自己的思想,会有正确与错误不同的方向,修行是更正自己的思想,不断的修持自心,修行c思想c心是密不可分的,平静的思想带来了不平静的生活,而生活当中的“自我”却找不到真正的思想,思想的范围超越了宇宙的空间,而这种空间却带来了修行的障碍,这种障碍,却摒除了我们正确的修行之路,给我们带来了虚妄之心,而这时,修行的我们已被虚妄蒙蔽了双眼,我们失去了正确的道路,真正的思想和心找不到方向,明媚的阳光照耀不到我们真实的内心,思想是无形的,心也是无形的,但它们在有形的空间肆无忌惮。

    我们遵循佛法,以戒为师,依教奉行,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有的人会一心一意为自己c为家人去信佛,而有的人是为社会c为众生去信佛,两者的的价值观是不同的,有误入歧途的“佛呆子”c“愚学”等死读书的人,经典固然重要,但我觉得更重要的就是“实践”,像这种老实念佛的人,不会开悟,不会成就,因为他们只注重形式,注重技巧,注重文字,注重佛说,不去悟,往往这样却失去了佛陀的精神,丢了佛法和佛陀实质上的精神,修行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不老c不死c不穷。而是为了使我们更慈悲c更智慧c更有能力帮助别人c世界更美好然而很多你又做到了哪些?很多人觉得“老实念佛”c积极“放生”c“吃素”c“捐助印佛经”就是修行,而不去真正的实践,那么学佛有何用?而是去学课本,课本是教程,我们可以去懂,但更多的还是要结合现实情况去“实践”,在结合经典我们自己去悟,佛号c经文是功德无量,但就像是一个书呆子,在学校成绩优异,可到社会中他发挥不出他的优势,而真正的学霸,却是巧妙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现在的修行之人动不动就借用经典中的话来显示自己的博学,可他是否经历过?是否实践过?是否真的想我们世尊一般普渡众生?是否真的做到了慈悲?这样的人也就是为自己而信奉吧!真正的佛法在我心中是一种“爱”,而恰恰很多人却是因为思想和心还有修行,无法结合到一起,反之就会成为“书呆子”

    修行首先要明确思想,才能下定正确的决心!正所谓一切法由心造,印能法师说过:不要在一帆风顺的时候,装成修行人;

    不要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变回普通人,观世音菩萨,也叫观自在。因为他能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