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石器时代的瘸腿文明(第1/3页)  大穿越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石器时代的瘸腿文明

    不管这个头部严重畸形,五官扭曲诡异、浑身满是刺青和“插件”,还长着斗鸡眼的玛雅贵族,看上去有多么的奇葩,但对于想要进入蒂卡尔城一游的穿越者来说,依然是一个绝好的导游和领路人

    于是,你就走上去和这位玛雅贵族进行攀谈,不管是冒充外国使节也好,或者直接打着“神使”的幌子也好,还是直接用了催眠术也好,总之就要忽悠得他相信你是一位非常不得了的贵宾,必须郑重款待。

    所以,这位玛雅贵族就很恭敬跳下轿子行礼,说他代表这座城市的全体玉米人,向你表示热烈欢迎。

    你正想微笑着回礼,突然感觉似乎有点不对玉米人诶难道他们不是玛雅人吗

    这个怎么说呢眼前的这座蒂卡尔城,是一座由玛雅人修筑的城邦,这一点是绝对没有疑问的。但问题是,那年头的玛雅人,还真不知道自己会被叫做玛雅人

    

    我们如今所说的“玛雅”这个名词,最早来自于哥伦布的航海日记,而起源则是一个尴尬的误会。

    那是在公元1502年,哥伦布最后一次远航美洲,距离他第一次发现“新大陆”恰好10年。他的探险船队在洪都拉斯湾靠岸之后,于当地市集里看到一只非常精美的陶盆,哥伦布对此感到很好奇。那位土著商贩就告诉他,这只漂亮的陶盆来自“玛雅”从此,这个神奇的名字第一次传入了欧洲人的耳朵。

    接下来,西班牙殖民者在征服尤卡坦半岛的过程之中,发现了许多被废弃的巨石都市,还有衰落到已经快要断绝的神庙,便认为这就是所谓的“玛雅”,并且把这一地区的土著居民统称为“玛雅人”。

    但事实上,当时那位土著商贩回答哥伦布的“玛雅”一词,并不是指代我们今天认知的整个玛雅文明,而仅仅是在形容一座名叫“玛雅潘”的城邦当时该城已废弃,但地名保留了下来,也就是陶盆的产地。

    至于玛雅人在称呼自身民族的时候,由于他们最早培育出了玉米,并且以此为主食,故而一般都喜欢自称为“玉米人”之所以如今会有玛雅人、玛雅文明、玛雅预言这些说法,完全是后世学者强行把一座城市的名称,扣到了整个地区和民族之上,听起来感觉就像是用广州人来称呼全体中国人一样别扭。

    因此,在从公元三世纪到九世纪的玛雅文明古典时期,玛雅人要么自称某某城邦的人,要么自称“玉米人”,就是没有自称玛雅人的还要再过几百年之后,玛雅潘这座城邦才会被建立起来

    事实上,差不多同样的误会,在中国也发生过当十六世纪初的葡萄牙航海家在澳门登陆,并且询问当地人这是什么地方的时候,当地渔民误以为这些红毛鬼是在问海边的妈祖庙,就说这地方是“妈阁”于是,澳门的英文名字就成了“aa”发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