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暗流涌动(上)(第1/7页)  大穿越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暗流涌动上

    e:非常抱歉,昨晚系统崩溃,电脑打都打不开,更别提发文了。今天特此更新八千字大章来弥补。

    马赛城内,某座造型简朴的三层楼房,大门口悬挂着一块绘制了“蛇绕着高脚杯”图案的木质招牌。

    上述这个看起来有些诡异的图案,在中世纪欧洲的天主教世界,乃是药剂师的象征。而这座悬挂着“蛇绕着高脚杯”的建筑物,则是马赛港药剂师行会的所在地,也是这座自治城市的权力中心之一。

    在黑暗的中世纪欧洲,除了各国的首都之外,绝大多数城市并非政治中心所在地,而只是由乡下集市发展起来的固定贸易场所,或者围绕着教堂建立起来的宗教中心虽然在意大利,很多贵族已经开始居住在城市里,参与工商业经营。但在骑士制度臻于鼎盛的法兰西,那些作为统治阶级的领主贵族,通常还是更习惯于居住在地形险要的城堡里,由手工业者和商人建立的城市对于他们而言,只是征税的对象而已。

    既然统治者一般不待在城内,对城市事务鞭长莫及,自然就形成了一个权力真空,而富有的商人和工匠们则很快填补了上述空白,建立起了自治机构,并且与城市土地的拥有者贵族领主,爆发了接连不断的权力斗争:领主想要肆无忌惮地榨取市民的财富,而市民则想尽办法挣脱封建枷锁,取得自治地位。

    在这场漫长的斗争之中,虽然贵族领主拥有更强大的武力,但市民阶级却拥有更充足的财力和强大的外援欧洲各国的君主为了削藩和推行中央集权,普遍支持城市的自治化王室自己的直属领地例外,以便于在辖下那些桀骜不驯的诸侯的地盘里埋钉子,同时挑拨双方不断斗争,以便于从两头收好处。而且,在中世纪的欧洲,很多城市最初都是由不堪忍受领主压榨的逃亡农奴在偏远地区建立起来的,所以它们往往不是坐落在某个贵族领地的中心,而是位于多个贵族领地的交界处,从而让城市的自治机构有了合纵连横、展开外交斡旋的空间最终,到了十四世纪,绝大多数的法国、英国和德国城市都取得了自治地位。

    位于地中海沿岸的马赛港也是如此,事实上,一直到十三世纪初期,它都还不在法国的版图之内,而是自成一体,建立了一个名为“普罗旺斯伯国”的小国,夹在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之间,不时来回摇摆。

    直到248年,因为普罗旺斯伯国统治者绝嗣,法兰西王室才通过联姻吞并了马赛港其过程有些类似于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合并。然而,当时的法兰西王室尽管吞并了马赛港,但在马赛和巴黎之间,还隔着好几个独立的强大诸侯,也就是说,马赛这块新的王室领地等于是一块飞地。更要命的是,王室花了整整一个世纪也没能改变上述局面为了防止这块富庶的飞地出现一个强大的统治者,重新脱离巴黎方面的掌控,法国王室对马赛的统治策略,就是使其最大程度地碎片化,在这里的乡下册封了一堆彼此没有关联的小领主,又授予马赛城极大的自治权,让这地方的贵族、富商、教士们谁也不服谁,谁也管不了谁,每个人都有求于王室的仲裁,从而让这些地方土豪们无法形成一股合力,没有办法对抗王室的权威。

    这样一来,马赛在实质上就成了一个自治城邦,只是每年还需要向远在巴黎的王室进贡一笔钱而已。而真正统治这座城市的掌权者,除了代表教会势力的马赛主教之外,就是各式各样的“行会”了。

    在战乱频繁、政治分裂的中世纪欧洲,可从来都没有什么自由市场的说法,为了对抗封建领主的剥削与压榨,为了保护本城业者的利益不受外人的侵犯,为了阻止外来手工业者的竞争和限制本地同行业的手工业者之间的竞争,同一行业的市民往往会结成联盟抱团取暖,也就是行会。如制革匠组成制革匠行会,首饰匠组成首饰匠行会等等。而往来于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