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十一)(第2/10页)  大穿越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素养极高的书香门第,祖孙几代都工诗擅文,咸有著述,对戏曲、古董、金石、书画也有很深的造诣。

    而且,张岱此人并非那种冷艳高傲的学究文士,而是行事待人颇为洒脱,自云“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可谓纨绔子弟的豪奢享乐习气和晚明名士文人纵欲玩世的颓放作风兼而有之。平日里好交纳朋友,在江南交游广阔,同时也算是东林复社一脉,跟桐城名士方以智自然也多少有点交情。方以智此次来杭州游玩,就是因为上次复社士子们在南京聚会之时,得到了张岱的热情邀请。方以智在带着新结识的朋友俞国振来杭州之前,还预先派人向张岱通报了船期,所以从三天前开始,这位管事就每天在码头上候着了。

    言归正传,按照这位张府管事的说法,他家主人已经在杭州紫明楼设宴为二位贵客接风。这位管事本来是打算用府上的轿子来迎接贵客。但张岱却表示,凭着密之方以智的表字的性子,恐怕更喜欢一些新鲜玩意儿,所以吩咐他去新开的车行叫了两辆“澳洲车”过来,不知是否合二位贵客的心意

    方以智好奇地顺着那位管事的手望去,两个穿短褂的汉子各自拉着一辆奇怪的乌蓬车,正对他谄媚地笑着。领头那个貌似比较机灵的汉子,更是低眉顺眼地说道:“两位少爷是第一次来杭州吧小的陈二,他叫张八,咱申通号的车又快又稳,通晓杭州各大去处,不管是行商办事还是找乐子,包您满意”

    

    这乌篷车全然不似方以智以前见过的马车或小推车,而更像是一把圈椅外面蒙了布幔再装上轮子,前面有两根长长的把手让车夫拉着,靠背处还有几根竹骨,似乎还能撑起个车蓬来。

    “啧啧,真是开了眼界了,这便是澳洲短毛,鼓捣出来的人力车”方以智一边暗自猜度,一边照车夫的指点坐上车去,随即便惬意地眯起了眼睛,“嗯,果然比轿子坐起来舒服”

    看着同来的俞国振跟着也坐上了另一辆“乌蓬车”,那位张府管事才挺直了腰杆,转身趾高气扬地对两位车夫吩咐说,“去清河坊的紫明楼,一路上有什么好看的南洋景,都尽着给二位贵客转转”

    方以智此次前来杭州,其实并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纯粹是为了消遣和开眼界的。

    作为一名交游广阔、朋友众多的复社士子,方以智在明末算是相当难得的“消息灵通人士”,上到朝堂政争,下到乡野奇闻,皆有涉猎,并且对此兴趣盎然说得好听点是心系天下,说得难听点是天生好八卦,堪称是“江湖百晓生”一类的人物。近年来的士林聚会之中,方以智常听几个岭南士子谈起广州城里这两年由“髡人”带来的各种“澳洲景”,不由得颇为好奇与向往。尤其是听说广州“紫明楼”里面那些只应天上有的享受,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