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一个个都得解决过来(上)(第2/3页)  大穿越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把鹅给弄死了,”

    郭逸不以为然地如此回答说,“以明朝那套堪称笑话的税收制度,哪怕整个琼州的皇粮国税也没几个钱,百姓负担的大头其实是各级官府的灰色收入,而广州官府就算再怎么贪得无厌,也不敢把竹杠敲到咱们头上。所以为了避免麻烦,打开贸易渠道,元老院也就答应了下来反正我们很容易就能从工商业上把这点钱赚回来。而且以元老院的扩张发展速度,这笔钱估计也交不上几年了。”

    “事实上,既然我们已经来了,那么从明年开始,他们就不用向明朝官府交这笔钱了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要交钱也应该交给我们才对嗯,还有相关的罚款和滞纳金也都得乖乖拿出来”

    王美玲很有衙门范儿地如此插嘴说,同时吩咐王秋收起卫星遥控监控设备,然后回去向有关领导汇报情况,“还有,临高那些穿越者,已经做到对全岛的完全掌控了吗”

    “除了深山之中的黎区以外,沿海平地的各个县乡基本都已经控制住了,建立起了新政权。”

    郭逸答道,“民兵建设、公社筹办和土地改革都在迅速推行之中。目标是完成对社会基层的整合,最好能够达到土地革命战争年代或者建国初期那种如臂指使的程度。当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也不少,比如岛上的不少缙绅就对咱们恨之入骨我现在算是明白为啥建国初期要这样凶狠地镇压地主了:元老院还没有夺走他们的土地呢,只不过是要他们纳粮交税而已,这帮家伙就哭天抢地要煽动骚乱了。

    我原本一向以为,穷人不等于是好人,泼妇刁民到处都有。但在明末这年头,地主大户做起事来真是一点底线都没有,平时把佃户盘剥得没饭吃,看着他们自生自灭。等到我们要招工把农民带走了,这些地主老财又想起来没人种地是不行的了,连忙跳出来阻拦,什么阴招损招一起上,就是不知道要让佃户吃得上饭,连一粒米也不肯出我穿越到这里之后才明白,这些地主真的是铁了心要把农民弄死啊”

    他如此摇头叹息着,同时从抽屉里翻出一份“揭帖”这个名词在明末基本上就意味着传单小报之类的私人宣传品,通常是士林文人骂战的载体,王美玲接过一看,只见上面赫然写道:

    “髡贼粗鄙无文、道德沦丧,自称宋人却不着汉家衣冠,反逼所蓄家奴剃发易服。不收士人之心,不学圣人教诲,无人主之气象。兴伪学、坏科举、戮士人,待士绅之严苛,千古未有之。行商贾、征重税、与民争利,其心可诛琼州一府之内,遗民泪尽夷尘里,天高三尺无止境”

    “这些封建文人呐果然是知识越多越反动不过这也是正常现象。”王美玲撇嘴评论说,“从古至今,那些某某大善人,的头衔就一直反过来理解,尤其是中国传统地主文人,说穿了就是个不事生产的寄生虫集团,不铲除掉他们,想搞工业就基本没戏。当年国共两党在大陆斗得那么凶,可是老蒋到了台湾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学着我党搞土改,说是赎买,但前前后后还是弄死了大概一万多台湾地主对了,这帮封建地主文人既然这样编排你们,为啥还不让他们尝一尝专政铁拳的滋味呢莫非临高的那帮穿越者都是些圣母和小资,对这些古代的文化人下不了狠手么”

    “这怎么可能在我们眼里,从来都是把缙绅和士子当成专政对象,而不是依靠对象的,真要闹腾起来,就于脆利落地把他们都收拾掉好了。可惜这帮人果然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基本上都只是停留在造谣污蔑的口头攻击阶段,私下里聚在一起发发牢骚,最多发些传单而已。”

    郭逸翻了个白眼答道,“就我所知,在临高县内,只有一个秀才曾经想要组织.军,跟我们作对,但刚刚露出一点风声,就被他的老爹和哥哥给联手镇压了,不准这位大明忠臣,继续作死。后来听说是跑到不知哪里去找大明官府告状去了他们给元老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