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十七章、凤凰山上的带路党(上)(第2/3页)  大穿越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船坚炮利,毕竟也不能上岸于是,心中有了主意的刘知府,当即向诸位缙绅摊派了一笔“平贼捐”,然后就端茶送客,下令严密封锁各处城门,除了通往北面的两座城门之外,其余各门都要用土袋和砖石堵塞起来。此外,刘知府又授权住在城外的乡绅,可以自行组织乡勇团练,谨守村寨,伺机骚扰登陆之贼,就这么一直拖到髡贼自己待不下去滚蛋为止。

    鸦片战争时期,清朝地方官府在对付绕过半个地球来犯的英国舰队时,大概也就是差不多的举措。

    与此同时,杭州城南,钱塘江畔

    一波又一波汹涌起伏的浪涛,有规律地反复拍打着堤岸,激起连绵不断的哗哗响声。

    这就是著名的钱江潮虽然此时距离大潮还有一段时间,但已经颇为壮观了。

    就在刘知府下令封锁城门,决定执行乌龟政策,以不变应万变的同时,一支喷吐着滚滚黑烟的的庞大舰队,正在缓缓闯入这片惊涛拍岸的宽广水面,吓得钱塘江上一时间渔舟绝迹,沿江两岸的村落也是风声鹤唳,老百姓拖儿带女,牵牛挑担,纷纷走逃一空。

    事实上,以当前这个时代的航海与测绘技术,让这种几百吨、上千吨的大船贸然离开深海,进入钱塘江这样风急浪高、浅滩密布的水域,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简直等于是在拿海员们的性命开玩笑。

    幸好,在杭州城的郊外,“有关部门”早已给这支舰队预先安排好了领航员或者说带路党。

    “哎,总算是来了真是让咱们等得心焦呐”

    凤凰山庄的一处瞭望塔上,望着逐渐出现在天际边的帆影,临高集团杭州贸易站的负责人赵引弓如释重负地长长吐了一口气,随即收起了手中的高倍望远镜,“立刻发射信号弹引水船即刻出发导航”

    凤凰山位于杭州城的南面。主峰海拔178米,北临西湖,南接江滨,形若飞凤,故而得名。在南宋时代,凤凰山曾经是“行在”临安的皇城,以凤凰山为中心的方圆九里之地,都遍布着宏伟殿宇、亭台楼阁,还有人工仿造的“小西湖”、“六桥”等园林风景,堪称是美轮美奂,巧夺天工。

    可惜在南宋灭亡之后,残余的宫室也被一把大火烧成了废墟。之后,元末张士诚筑杭州城的时候,又拆毁了余下的废墟来获取石材木料。到了明朝之后,也不断有人从这里拆卸各种建筑材料,用于营造私家府邸。结果到了明末的时候,凤凰山上除了满地的断壁残垣,已经只剩下一片荒芜了。

    不过,作为海南岛临高穿越者集团外派到杭州的贸易站负责人,自称宋室后裔的赵引弓却一眼就看中了凤凰山这片风水宝地首先,这里曾经是南宋皇宫所在,对赵引弓个人而言很有历史纪念价值;其次,凤凰山的南边就是钱塘江,只要肯投资设,就可以弄出一个私港;第三,此地乃是杭州城南的重要制高点,地形险要,水源充足,虽然地势崎岖种不得水稻,却能种植桑树、果树和茶树,多少能有些进项。

    于是,赵引弓便对凤凰山下了大本钱,设法把偌大一座凤凰山都买了下来,又投入无数的人力物力,在两年的建设之后,终于把一座凤凰山庄搞得像模像样曾经满是野草和杂树的山坡被相继清理出来,开辟成一个个郁郁葱葱的桑园、果园和茶圃。为了灌溉这些作物,还在山顶开辟了小水库。山麓和山谷间的小块平地也得到充分利用,造了好几间作坊。最后在山脚下靠着钱塘江的位置,造了一处私人码头,还有一个面积很大的善堂,用这个招牌来收容难民,进行隔离检疫,然后再装船转运回海南岛的大本营去。

    本来这一切事业都搞得很是欣欣向荣,在临高集团跟现代世界的中央政府取得联系之后,赵引弓又得到了更多的投资,眼看着就能大展宏图不料随即却是祸从天降东林党这帮作死专业户,居然主动挑起东南战火,先是逼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