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九章、“义士”入城(下)(第1/4页)  大穿越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九章、“义士”入城下

    

    从北面进入杭州城的这队所谓“义士”,其实也就只有三条小船,统共二十来号人而已。不过其中倒是有一半都是身具功名的衣冠中人,而那为首之人更是让人眼神一脸,乃是名满天下的杭州名士、复社骨干张岱张宗子刘知府深知此人虽无官职在身,却是官宦世家子弟,其交游广阔,在朝堂和民间的活动能量皆颇为惊人,故而忙不迭地在杭州最豪华的青楼行院置办了酒宴,给他们接风洗尘,唯恐有丝毫的慢待。

    然而,面对知府大人的盛情款待,张岱却是愁眉不展之前来杭州的一路上,他沿途的所见所闻,处处触目惊心,充分证明战场上的局势已经远远坏过了他最悲观的预期。

    按照古代的一般惯例,为了以最快速度稳固占领区,减小统治新征服地区的阻力,任何传统封建军队的首领,都会对占领区的缙绅大户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客气,因为还需要这些地头蛇来筹集赋税、征发劳役,以及维护地方秩序。尤其是在重文轻武的明末,哪怕是最粗鄙的强盗山大王,也知道要敬重读书人。

    而作为回报,在一定条件下,地主缙绅也会默认对方的强势地位,给征服者进贡若干钱粮和女子,破财消灾,以免惹恼了这伙强人,弄得玉石俱焚当然,想要地主们真心效忠这些粗鄙武夫,则是基本不可能的。相反,在背地里搞各种小动作,不断地给新征服者添乱,这种事情几乎是地主缙绅们必做的

    总之,在张岱看来,任凭世间斗转星移,地方上这些缙绅大户的富贵尊荣都应该永恒不变才对。

    可如今这批天杀的髡贼,却完全违反了上述常识,他们对待那些卑贱小民尚算客气,却丝毫没有礼遇缙绅的意思,居然公开地肆意屠戮士绅大户,每到一村必组织“公开审判”,把村里的地主缙绅满门抄斩朝廷的功名官身在不讲道理的髡贼面前,非但不再是护身符,反而成了催命符

    在沿着大运河乘船赶赴杭州的一路上,张岱等人遇见了无数举家逃难的缙绅船队,甚至还有几个在杭州结交的酒肉朋友。按照这些逃难者的哭诉,这髡贼真是比倭寇凶残多了。昔年的倭寇说穿了不过是求财而已。如果能够跟倭寇合伙做走私生意的话,那些地主缙绅非但不会有损失,往往还能大发一笔横财。

    这也是当年倭寇之患屡禁不绝的原因,因为抵御倭患的核心关键是查走私而不是抵御外来入侵,所以江南各省从官宦到缙绅都颇有不少勾结倭寇的。即使以现代中国对社会的控制力度,各种走私问题依然屡禁不绝。至于明朝就更是别提了除非是朱元璋下狠心治贪的那段时光

    而眼下横行浙江的髡贼,对待地主缙绅却是不但要钱还要命,尤其喜欢杀读书人,完全不知敬老尊贤为何物。哪怕是退休的老尚书,也被他们吊在树上用鞭子乱抽听了那个老尚书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