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山寨也是一门技术活(中)(第1/4页)  大穿越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山寨也是一门技术活中

    总之,在得到了一批民用版方舟反应堆的实物和介绍说明书,并且确认了这东西在自己的世界也能正常运转之后,时空通道另一边的中国政府就立刻组织起了专家攻关小组,对方舟反应堆进行逆向测绘。

    逆向测绘这玩意儿,一向是中华这个山寨大国的拿手好戏,各种山寨货一开始都是这么搞出来的。

    其实,仿造各种山寨货这事情,也是一门要求很高的技术活,不要看着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制造”里面有着那么多山寨货,就以为山寨先进科技产品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事实上,那些国产手机、国产平板电脑之类的山寨货,可不是什么手工艺品或者小五金零件之类的简单玩意儿,而是涉及一整个工业体系的终端产品。假如没有足够的技术积累,就是把成套的图纸和样品全都摆你面前,多半都山寨不出来

    真要是所有现代的科技产品都那么容易山寨,中国计算机产业就不会前后苦心经营了几十年,都拿不出有竞争力的“中国芯”,而中国的航空企业更是拿着诸如黑鹰、斯贝等一大堆名牌样品,前后折腾了二十多年都搞不出什么成果来。这还是在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科技代差的条件下。

    至于印度这个“未来强国”,在仿制山寨货方面更是笑话,他们的阿琼坦克就是“万国牌”技术的山寨货,但结果折腾了三十年,最后也只搞出了一个囧囧有神的样子货,连本国陆军也不愿意采购。另外还有日本的“心神”战斗机,前后折腾了那么多年,也依然只存在于航空自卫队的梦中。

    就连号称科技发达的前苏联,也是把同一款坦克发动机修修补补,从二战一直用到了八十年代。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落后国家的科学家居然如此愚蠢,连技术资料都看不懂吗真相当然不是如此,技术原理只是让人知道该怎么做,只有核心数据才能让人知道,那些具体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这些核心数据代表着一次次的实践操作,代表着无数的资金、血泪甚至死亡,是发达国家多少年工业文明的经验积累。就拿冶金来说,一次次不同的生产操作顺序,不同产地的矿石原料,不同的应对方案,或错或对的失败总结这些都是把技术从纸上落实的学费,任何人都必须得交,几乎没有捷径可走。但若是有了这些核心数据,就能在废墟上迅速重建起一套新的工业文明正是靠着这些多少年一代代积累下来的数据,德国人才能在二战后迅速在废墟上崛起,重新建立的工业体系论先进性仍旧是世界一流。而若是像中国这样白手起家的,就算有苏联援助的技术,在实际操作中也会出现一系列水土不服的问题。

    

    而王秋他们搞到的方舟反应堆,干脆是另一个世界的高科技产品,不仅在技术水平上超越了王秋他们的世界二三十年之久,甚至连各种技术标准的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