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十四章、白头鹰的核反击计划(中)(第2/4页)  大穿越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规模战时征兵,美国民众在战争初期的狂热早已消退殆尽,厌战情绪却在与日俱增。大财团也是被各种强制摊派的国债给压得叫苦不迭,只是苦于已经别无出路,不得不硬着头皮坚持到底。

    当三战前夕,美国连续对海外战场投掷原子弹的时候,白宫的南草坪上就居然有人拉着条幅来抗议。等到三战正式开启,上百万美军丢盔弃甲,全线崩溃的败报传来,国内民众非但没有爆发出对布尔什维克的同仇敌忾,反倒是各种反战游行、和平集会接连不断,而报纸上也是跟政府各种唱反调没办法,自从珍珠港事件以来,美利坚合众国在这五年战争岁月之中的死伤人数,已经达到了骇人听闻的九百万之巨,相当于南北战争伤亡总人数的十五倍之多而胜利的曙光却依然遥遥无期,早已让美国人再也忍无可忍了。

    幸好,由于对布尔什维克的极端恐惧和刻骨敌意,在反对布尔什维克、抵制赤色浪潮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美国的所有大财团全都坚决地站在了白宫的这一边,没有趁机起哄,捣鬼作乱依靠华尔街的全力支持,还有某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杜鲁门总统成功压下了国会的所有反对声音,总算是没有遭遇弹劾危机。

    但是,在财团的压力之下,最高法院和国会议员容易摆平,民间的厌战情绪却实在难以消弭。随着前线的接连败报和雪片般飞来的阵亡通知书,国内对征兵的抵制情绪日趋严重,在情况最严重的路易斯安那州首府新奥尔良,一月上旬甚至爆发了一场黑人征兵暴动在三战爆发之后,由于考虑到白人青壮年在战场上死亡过多,未来美国社会的种族人口比例可能会有失调之嫌,所以,为了保证白人的统治地位,目前美国政府在征召兵员方面有意向黑人倾斜,希望多消耗掉一些很可能在未来成为麻烦的黑人青壮,以削弱潜在风险。

    尤其是南方几个种族歧视问题严重的州,更是搞得矫枉过正,对待本州的黑人简直是“扫地为兵”,就连不少黑人女性都被拉了壮丁,被强逼着加入各式各样的辅助服务队结果在新奥尔良就有一位倒霉的黑人寡妇,丈夫被抛弃在大不列颠岛上生死不明,她自己却又接到了强制征兵的通知书,丢下一对未成年的儿女无人照顾,并且几经申诉无人理会,反而被宪兵从家中拖走,企图阻止妈妈被拖走的小女儿还被当场打伤。

    此事一经曝光,就在新奥尔良当地的黑人社区之中引发公愤,随即变成了抵制征兵的大游行,然后因为当局的武力镇压政策,又把游行变成了暴乱,外加各种纵火和抢劫

    最后,路易斯安那州政府只得调动国民警卫队进城清场,断断续续打了一个星期的城市枪战,前后死了五千多人,又把超过五万人抓捕入狱,才总算是把新奥尔良的局势给稳定了下来。

    发生在路易斯安那的黑人暴乱固然是让白宫感到灰头土脸,但相比于加拿大那边捅破了天的大乱子,又算不得什么了在最近几年的世界大战之中,仅有一千一百万人口的加拿大,已经陆续为大英帝国贡献了一百五十万兵力,并且有超过一百万人战死沙场或者下落不明,可谓是几乎打光了一代人。

    若是论对大英帝国的忠诚,加拿大人可谓是赤胆忠心到了极致。遍数大英帝国散布全球的各个属地,除了已经全民“玉碎”的澳大利亚人,还有即将全民“玉碎”的新西兰人之外,再也无人能够与之相比。

    然而,再怎样的忠心,也是有极限的在丘吉尔内阁率领舰队逃亡加拿大,并且拥立玛格丽特女王登基之后,为了尽快恢复军力,继续进行战争,依靠美国政府的支持和声援,丘吉尔居然决定在已经只剩不到一千万人口的加拿大,继续征兵一百二十万甚至到了准备大规模征发加拿大女人上战场的程度

    这一下,加拿大人再也忍无可忍了如果是保家卫国,那么他们或许还能愿意打到最后一人一弹,可如今却是要远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