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9章 眼花缭乱的新形势(第1/3页)  华娱凶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2008年的7月29日到来的时候,《英雄记》28日的票房数据也出炉了,上映第9天,拿下3400万,总票房来到3.4亿,进一步逼近《泰坦尼克号》3.5亿的记录,以及《变形金刚》3.6亿的巅峰。,大陆电影人如此战战兢兢,在自己的主场上干点什么事都如履薄冰,那在海外得心虚成什么样子,就更不用说了。而那些天然带有民国和西方光环的港台电影人,其胆气之足,完全甩大陆电影人十几条街。吴羽森那么信心满满的用西方反战思想去重新诠释三国历史,就是来自于这种胆气。

    在《赤壁》刚刚开始筹备的2005年,整个大陆的舆论风气对港台电影人的友好和奉承,是十几年后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那也是吴羽森胆气最壮的时候。

    《赤壁》的胆气壮了,《英雄记》的胆气就弱,安云天当初被柳闻霆逼成什么样子,整个雷霆影业因为两位老板的这个决定吓成什么样子,那真的是往事不堪回首了。

    但偏偏,胆气衰微的《英雄记》成功了,而信心满满的《赤壁》失败了。吴羽森的杀手锏是崇洋,而安云天的杀手锏,是推古。一个【洋】,一个【古】,在中国人的心中都有莫大的感召力,最后,【古】战胜了【洋】。当祖先伟大和辉煌的功业,被真切的展现在人们面前时,对现实感到绝望的大陆观众,爆发出了巨大的观影热情。人们突然发现,不靠那些花里胡哨的摆设和点缀,踏踏实实的把祖先的伟大细细讲来,也是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的。

    《英雄记》的创作思路是:把英雄何以能称之为英雄,给讲明白。

    这是一种非常实在的方法,跟《建国大业》那种避重就轻、玩弄障眼法的做法,完全是两种路子,敢这么拍摄一部史诗电影,本身需要绝大的勇气和自信,与之相比,《建国大业》就显得很猥琐和取巧了。

    因为《建国大业》并没有说明白,建立这个国家的英雄们,到底做了什么,也拒绝回答那些人到底是不是英雄,如果人们连自己国家的建立者是不是英雄都说不清楚,那这个国家的合法性和道统何在?靠那些“许靖”们的摇旗呐喊吗?问题是,人家国府那边,即便是败退台湾,也有一群社会名士坚定的支持自己呢。

    还是那句话,大陆的舆论环境太过严酷,以至于,人们连建国者的英雄事迹都讳莫如深,不敢详细讲述。

    但《英雄记》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这种社会舆论,这部影片的出现,从侧面说明了,港台那帮子所谓的华夏正统,对于华夏道统的继承,完全就是个笑话,烂的一逼。他们既不了解历史,也不尊重历史,真正能够展现和继承华夏风采的,只有大陆。

    所以,观众们是不是可以对《建国大业》宽容一点了?

    另外,《英雄记》对刘备这个哭包的重新刻画,也给了韩三评一些启示。片子里的刘备多帅啊!一点不比邪魅狂狷的曹操差。那么毛先生呢?《建国大业》是不是可以多表现一点毛先生的雄才伟略?

    比如说,他那首《沁园春雪》,写的多么有气势,打国府的脸又是多么的痛快,这完全就是装逼打脸的标准主角剧情嘛!这样的剧情,也是观众最爱看的。

    刘皇叔不再是个干啥啥不行的哭包,毛先生也不再是个没啥学识和魅力的土鳖。刘皇叔用汉中之战打了曹操的脸,毛先生用《沁园春雪》打了整个国府的脸,蒋某人手下的文人笔杆子绞尽了脑汁,想要拿出一篇能胜过《沁园春雪》的词,最后全都宣告失败。毛先生像关二爷那样,单刀赴会,深入虎穴,让蒋某人的小伎俩落空,又以文会友,以自己的学识压过当时所有文人,被柳亚子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别的不说,只这份胆气魄力和才华,就令人心折,大生好感。

    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