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1/3页)  华娱凶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故事开讲之前,先让我们来看一篇网络评论文章:

    题目:风起于青萍之末。

    作者:仁无爱·斯诺

    发表平台:仁无爱·斯诺的微信公众号

    发表时间:2018年8月18日,01点01分01秒

    “如果我们去仔细的审视人类历史,就会发现,任何有大影响的运动和思潮,其萌发之处,都来自一些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很不起眼的小事,正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今时今日,只要对中国电影稍有了解之人,都听过柳闻霆c安云天这两个名字,都知道雷霆影业这家电影公司,这两个年轻人,历13年之功,把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影视产业的龙头企业,他们本人也成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中国文化名人。

    2005年,中国互联网持续发威,这种全新的信息传递平台,不仅为1亿网民提供丰富的互动娱乐大餐,同时也让人们在面对互联网时,能够激发无限的智慧和幽默感,他们不仅在关注世界,同时也在不断的成为关注的焦点,他们不仅在记录历史,同时也在创造着历史。

    而回顾那一年,最让1亿网民关注的事件和焦点,非莫属。这个节目的大火,在当时被人们认为是大陆音乐对港台音乐界发起的反攻,改变了大陆音乐市场被港台歌手占据主要地位的局面。其实就我个人看来,这种描述,未免有些夸大其词,又有些太过狭隘,它真正的意义,是开启了平民偶像和选秀时代,并推出了一系列至今仍有广泛影响力的歌手偶像。

    李羽春,这个留着一头短发的峸都女孩,连同她的一众战友,在将这种全新的节目形式风靡全国的时候,还引领了一场全新的审美潮流——假小子审美,同年10月,李羽春登上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她和造就她的,影响力就此达到顶峰。

    的火爆,为娱乐产业的大众化撕开了一个口子,以前的歌手和演员,其专业水平如何,全靠业内人士评断,话语权掌握在这些行业精英手中,但改变了这个规则,它将评断权,(至少是表面上)交给了大众歌迷。

    这是一次话语权的转移,以往习惯了沉默,只能被灌输和被引导的大众,现在也能对一个歌手的唱功和台风指手画脚了。他们每个人的力量都是弱小的,但聚合起来,却大得惊人。当这种力量爆发出来,顿时震动了整个中国。

    文化话语权从精英到大众的转移,是网络时代不可抗拒的潮流,音乐c影视c文学,都是如此。像我,一个没什么资本,也没啥人脉的普通网民,能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对过去十几年大陆娱乐产业的发展和变化评头论足,乃至大放厥词,并能得到众多读者的赞同和支持,就是这种潮流的直观体现。

    互联网成了破除专业壁垒的一件利器,它让无数没有专业素养的民众如海水倒灌一般涌入一个个专业圈子,那巨大的喧嚣,淹没了以往细声细气c彬彬有礼,又绵里藏针c夹枪带棒的精英语言,它是如此的粗俗c直接c畅快c犀利,充满破坏性,又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创造性。

    一开始,甚至直到现在,这种创造力并不被精英阶层所承认,并从道德上加以矮化和批判,但天下大势,浩浩汤汤,大众话语权的崛起,正如中国的崛起一样,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以轰轰烈烈的声势对精英音乐人发起挑战,网络文学则不声不响c又如水银泻地一般极速的扩张自己的版图,抢夺严肃文学的阵地和市场。

    与音乐界和文学界的激烈变化相比,影视界似乎就迟钝温吞了一点,2005年,大陆电影市场还是欧美港台片的天下,翻开那年的票房榜,前十名的制作班底和演员阵容几乎全部来自大陆以外:

    1《无极》;2《神话》;3《哈利波特与火焰杯》;4《七剑》;5《星战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