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八章 邵荣的忍耐(第2/3页)  回到明初当王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振哥儿,如今我们虽然在兵力上已经不弱于张士诚,甚至徐达将军已经占据了镇江,可是我们现在也处于一种有气无力的状态,你说这场战争最后结局如何?”

    朱振笑道:“这还用猜,张士诚必败。”

    朱振直接断言,惹得众人侧目。朱振见众人好,有些难以置信,要知道军中眼下缺乏自信的军官也有不少。

    朱振便解释道:“此事想要推断出来,何其简单。以三国为例,董卓和曹操,都曾经占据大汉中枢,掌握天下,可是两个人却有不同的结局,你们知道为何吗?”

    众人皆摇头,沐英则若有所思。

    火盆里的木炭发出一阵阵噼啪之声,朱振环视众人,见众人一时间思索不出来为何,朱振便解释道:“后勤储备。”

    “不应该是大义吗?我听先生们经常说,只要占据大义,百姓便会箪食壶浆支援。”

    “先生们说话,要学会分辨。大义是一股庞大的政治力量,但是三国里,前期袁绍等人坐拥大义,不也不是董卓的对手,董卓真正输便输在了后勤物资储备。。”朱振继续解释道:“董卓占据中枢,掌握天下,因为其是武人的身份,根本不懂得建设经济,所以为了让大军有饭吃,有铠甲,只是粗野的掠夺富豪和百姓,所以在天下诸

    侯讨伐他的时候,董卓很强,天下一时间无人能够打败他。

    可是掠夺来的财富只能支撑一时,等到粮草消耗尽了,他的部队的战斗力也只能削弱,所以败局在所难免。”众人长出了一口气,而常升也感叹道:“振哥儿,您的意思是张士诚之前攻势强大,全都是因为他在地盘上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而占据扬州之后,又从各地搜刮了不少粮草

    ,所以在大战初期,张士诚有力量打的我们抬不起头来,但是随着这些财富的消耗,张士诚已经难以支撑接下去的战事了吗?”

    朱振点头道:“孺子可教也。”

    “那我们的优势又在哪里呢?”常茂也好的问道。朱振解释道:“我们国公的优势,跟三国中曹操的优势非常相似。曹操占据中枢,控制了天子之后,所有人都认为该乘胜追击,去征伐天下诸侯,而曹操却选择让手下的军师屯田,生产粮草上百万石。所谓手中握粮,有灾也不慌。所以曹操在天下征伐的后期中,可以一统天下。简单的来说,就是后劲儿足。只要有粮草,将士们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开赴战场,哪怕失败了一次两次也没有关系,可以卷土重来。可是别人就不具备这种优势了。比如说袁绍,官渡之战就输了一次,便再也没有反抗的实力。不是因

    为兵将都输光了,而是经济不行,没法再支撑大规模的战役了。”

    众人闻言,皆心中充满了战意。朱振所言,如醍醐灌顶。张士诚虽然富有,但是其钱财全都是搜刮百姓和商户得来了,而且手下官员贪婪,更喜欢搜刮百姓,所以他只能一直胜利,一旦出现败绩,就是

    战场的转折,他的粮草无法一直支撑下去。

    而相反,在应天有朱元璋的辛苦耕田,有军山的财力支持,这简直是双剑合璧,所以哪怕是前期的战事坚信了一些,但是终究会有转机。

    临行前,常升敬佩的对朱振躬身行礼,“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此战过后,我一定恳请父亲,将我调到军山去学习一二。”

    朱振摆手道:“常升兄将来如何,想必常将军早有安排,何必来我这军山小庙。”常升固执道:“振哥儿,说实话之前我对于军山打败张家联军之事尚有些不屑一顾,如今见振哥儿风采,心中万千佩服,便不去看军山袍泽,也知道他们是天下一等一的强

    军。”

    常茂歪着嘴说道:“还用你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道理,父亲说过不知道多少次了。”

    “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