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七章 老夫戚详(第2/3页)  回到明初当王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算了,找找吧。”

    朱振发话,众人只好继续搜索前进,其实马车上带了充足的食物和酒,但是这里根本没有淡水,柴火也被搜刮的干干净净,到处都是光秃秃的,做饭都难。

    还在天无绝人之路,凭借着丰富的战场经验,朱振很快找到了人类生活的痕迹。

    海边儿一处山丘上,发现了做棚屋。

    只是简简单单的草棚,周围围着一群木质的栅栏,栅栏上晒着渔网,远远的就能闻到浓郁的海腥气。

    “敢问,主人家在吗

    我等是行脚的商旅,途经此地,腹中饥渴,还请主人家行个方便。”

    茹太素跟李进站在门口喊了两句。

    “稍等,老夫这就给你们开门。”

    不消片刻,柴门打开,从中走出一老一少,小心翼翼的眺望着门外。

    老人家看外表五十多岁的年纪,海边儿生活辛苦,人一般外表比实际大一些,不过这老人家身子骨很硬朗,骨架也比一般南方人要大一些,可能是因为营养原因,比正常人要瘦一些,穿着打满补丁的抹布短衫,腰间系着麻绳。

    常年在海边儿的缘故,一张老脸上满是褶子,头发挽起,用破了洞的网巾包裹着,脚下踩着一双木屐,脸上有些许酒气。

    老人家身后还跟这个七八岁的小闺女,身材瘦削,面泛彩色,穿着一件裁剪很是粗糙的麻布短衣,头发披散着,脚上是一双小号的木屐。

    因为海边儿日照太足,小妮子皮肤有些黝黑。

    此时正躲在老人家身后,用一双好奇的大眼睛,打量着端木雨荷和王玉落身上的丝绸衣裳,很是羡慕。

    老人家定了定身子,看清楚来者,不似坏人,便很是好客的说道“诸位,快快请进,这里是盐场,很少有外人来,老夫这里也许久没见过客人了。”

    老人家很是好客,看清楚众人的情况之后,立刻打开木门,请众人进来。

    渔民生活辛苦,木屋简陋至极,即便是在房间里,也能感受到渗漏的海风,这里跟内陆不同,外面虽然是晴暖天气,但是在房间里若是静坐久了,便能感受到阵阵的阴冷。

    这也是老人家为何白日饮酒驱寒的原因。

    众人干脆从马车上拿来简易软榻,席地而坐,李进搬来火炉和铁锅,又从老人家手里买了些干柴,淡水,给朱振煮了酒,不一会儿便飘起了浓郁的酒香。

    老人家不时往朱振这边儿耸动鼻子,朱振便招招手示意老人家近前。

    “敢问老人家尊姓大名,听口音不像是当地人,这里又是何地”

    入乡随俗,朱振递给老人家一碗酒,而后又依次递给茹太素等人,依然是一副伙计的行径。

    “不敢当,不敢当,小老儿姓戚名详,祖居河南,前些年躲避战乱,辗转定远等地,最后来到这海州落脚。”

    老汉轻轻抱拳,举止之间,颇符礼仪。

    这让朱振等人不禁有些微微好奇,一个四处躲避战乱的渔民,见到那么多人,竟然不慌胡乱,而且言谈举止颇有仪态,这可有点儿不简单。

    见众人疑惑,戚详笑着说道“早些年在郭大帅手下当过差,不瞒你们说,要不战乱冲散了,我现在应该在应天吴国公手下当差呢。

    我听说前些日子淮安打了大帐,邓愈那小子把淮安夺了下来

    你们商人见多识广,这事儿知道吗”

    “却有此事,如今坐镇淮安的是盱眙县伯朱振,你们有好日子过了。”

    茹太素笑着说道。

    “戚详”

    朱振回忆了一番,确实没有听朱元璋提起过,想必是当初早年的红巾军人物,又能跟朱元璋在郭子兴手下当差,能有这般表现也就不奇怪了。

    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