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八章 海州四害(上)(第2/3页)  回到明初当王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海的盱眙县伯之外,还能有谁”

    “老人家厉害”

    朱振起身再拜,神态愈发恭敬。

    几碗酒下肚,双方的关系近了不少,戚祥老爷子与军中汉子性情一直,虽然身体有些苍老,但是却颇为豪迈,说了不少年轻时候的辉煌战绩,惹得朱振一众亲卫不时鼓掌称赞。

    这个时候,就连朱振都有些由衷的感叹,不是自己厉害,而是老一代的大人物,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的原因。

    当然,朱振这个历史盲流更不可能知道,这老人家有个了不起的后人,叫戚继光。

    朱振在闲谈中忍不住问道“古人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海州物产丰富,老人家虽然退伍归乡,但是找些昔日袍泽,做些简单生计应该不难吧

    为何我观您,一脸沧桑,生活疾苦至此啊”

    “哪有那么容易”

    戚祥将碗中酒水一仰而尽,口打唉声,将自己的双手平摊出来,众人再仔细观瞧,上面不但布满了老茧,而且还有海水腐蚀的痕迹,甚至有些指甲脱落,成为黑紫色的肉瘤。

    “当年战乱将我与队伍冲散,逃难至此之后,我知道想要去投奔国公颇有些难处,而我儿又被张士诚拉了壮丁,我只能在家中靠海做些营生。

    谁曾想到,这海边儿的生活一点儿不比中原轻松,老夫每日五更起床,检查渔船,入海打渔,回家之后,还要砍柴,煮盐,编网,门口有块荒地,也可以重些果蔬,几乎日夜忙碌,连我家凤儿都跟着帮衬,可一年到头,依然是食不果腹,遇上兵灾更是破家之祸。”

    “民间确实辛苦,可是比起板荡的中原,淮安还算是太平。

    起码看不到白骨露於野,父母易子而食的惨状。”

    朱振又给戚祥倒了一碗酒,脸上同样露出了黯然之色。

    若不是北元无道,天下百姓流离失所,即便是他是异族立国,也不至于全天下都起义造反,读书人离心离德。

    “言之有理。

    军山能成为吴国公之助力,并非巧合。

    全赖伯爷眼光开阔之功。”

    老人家很是钦佩朱振,也并未因为身份的诧异,而有任何的疏远。

    至于其他人吗

    茹太素一脸的书卷气,总是感觉与众人有些格格不入,戚祥与朱元璋一样,不怎么喜欢读书人。

    端木雨荷与王玉落,俱是举止高贵难以侵犯的大家闺秀,老人家连看都不肯多看两眼。

    剩下的李进之流,总是给人感觉充斥着锋芒的感觉,而且又过分年轻,老爷子跟他们没有共同语言。

    “你既然来体察民情,我便多说两句。

    世人都说淮安殷富,我之前也是这么认为,可是自从来到此地之后,方知此般言论之大谬。

    当地的豪强富商确实有钱有势,可平头百姓的日子,却苦不堪言。”

    或许是因为曾与朱元璋一同服役的缘故,戚祥的口才不错,说话也有理有据,而且还认识字,拿手指沾了沾酒水,在桌子上写道,“海州有四大害,盐碱地,海风海浪,盐,海寇。”

    “咱先说说这盐碱地,这海州地处滨海,土地盐碱化的厉害,几乎到了连杂草都懒得长的地步,听附近的乡邻提起,战乱之前,这里每亩地还能有个四五斗的产量,如今战乱频频,民不聊生,百姓忙于奔波,再加上频频天灾,能有个两斗的产量就不错了,尤其是这两年,老天爷瞎了眼,几乎到了根根苗都活不下去的地步。”

    “第二就是海上的飓风,世道不济,连妈祖娘娘都不保佑这里了,别看现在海上风平浪静,可一旦飓风突起,便是房倒屋塌,人畜俱灭,所以老夫连房屋都懒得修缮了。”

    戚祥一直在说,朱振一直默默的听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